通过制定恰当的活动方案,我们可以更好地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和热情,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在活动方案中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技术需求,优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万师访万家活动方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万师访万家活动方案篇1
为加强教育行风和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根据雁塔区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情况,为确保活动科学、有序、实效开展,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大家访活动以“走进家庭,携手育人”为主题,围绕教师强素质、学生得发展、行业树形象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健全家校共建的良性互动沟通机制,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二、领导小组
组长: 骆红岗
副组长:穆敏娟 陶建文
成员: 高小静 杨俊峰 张焕武 王书兴 党秀杰
三、活动目标
深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家访教育活动应完成以下目标:
1.通过家访活动,打破师生隔膜,让老师充分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家庭教育环境,掌握影响学生成长的第一手家庭资料。
2.通过家访活动,架起家校联系的“桥梁”,优化家校教育的合力,指导家长科学合理开展家庭教育,避免家庭教育误区,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3.活动组织实现“两个全覆盖”,即参与对象覆盖全体教师、家访活动覆盖全体学生。
4.活动效果力求“四个面对面”,即“学生情况面对面沟通,教育政策面对面解答,育人策略面对面探讨,家长心声面对面倾听”,从而达到学校与家庭关系进一步紧密,教师与家长关系进一步融洽,教师与学生关系进一步和谐,家长与子女关系进一步优化的目的。
四、活动内容
(一)家访重点。
大家访活动要重点关注六类家庭:一是经济困难家庭;二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三是思想和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四是留守儿童(含单亲子女)家庭;五是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六是残疾学生家庭。
(二)家访内容。
一是了解掌握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和生活习惯等;二是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思想、学习情况和综合表现等;三是向家长介绍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模式及教育政策,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解释和宣传工作,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四是宣传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生理及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知识,指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五是以六类家庭为重点,开展帮扶、辅导(包括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及其他助学活动;六是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与家长探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方法与途径。
(三)家访形式及时间。大家访主要提倡教师登门拜访,与家长面对面交流的方式,登门家访重点针对六类特殊家庭学生。也可将个别家长请入学校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除此之外,也可以结合各班学生实际,充分利用电话、短信、信函、电子邮件等现代化信息沟通平台和方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家访时间无特殊情况一般安排在下午两节课以后,选择学校无重大集会及教育教学活动时间进行,并提前和学生家长预约。各班家访活动小组成员一同前往。
说明:各班主任为各班大家访活动的主要负责人。
(五)活动步骤。 此次家访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制定计划阶段。(5月中旬)
在活动开始阶段,以班为单位,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结合学校实际拟定班级家访计划,做到“五个明确”,要明确家访的目的,明确家访人员,明确家访的内容,明确家访的时间,明确家访的对象,明确解决的问题,使计划符合实际,内容具体,操作方便;做好“四个”了解:要了解学校、了解学生、了解家庭、了解家长,提高家访的实效。
2.推进实施阶段。(5月下旬——9月底)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家访活动,并认真填写《家访手记》。集中活动结束后,转为经常性工作,建立家访长效机制,开展全员定期家访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明确家访任务。登门家访重点是针对六类特殊家庭学生。其他学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进行家访活动。每名学生每学期无论接受何种形式家访应不少于2次,其中对六类家庭学生登门家访不少于1次。
(二)力求取得实效。 教师要把大家访作为践行师德、了解社会、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精心准备个性化家访方案,增强家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秀品质和闪光点,以正面肯定、积极鼓励为主,坚决反对在家长面前指责、训斥学生,或指责、训斥家长;要对学生家庭状况和校内外表现等进行对比分析,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评估,针对学生不同情况采取因材施教措施,同时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共同培育学生健康成长;要注意收集整理家长对学校办学、教师队伍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分析社会家庭育人特点,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每次家访都要认真填写《家访手记》(见附件)。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建立健全学生家访档案。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及时归纳整理,提交学校共同研究解决办法。
(三)严守家访纪律。教师在家访过程中做到言谈文明、仪表端庄、衣着整洁;不准要求家长安排车辆接送;不准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准收受家长的钱、物馈赠;不准参与家长组织的娱乐消费活动;不准以家访名义进行有偿家教。学校要设立投诉电话和电子信箱向家长公开,掌握家访在家访活动中的违纪违规情况。如违反相关纪律要求,经核实将严肃处理相关人员。
(四)确保出行安全。教师家访前要向年级行政负责人报告家访对象、地点及所需时间,家访期间要确保通讯畅通,严禁搭乘“三无车辆”,家访结束后要及时告知年级行政负责人。
万师访万家活动方案篇2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思想教育和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家校合作育人机制,按照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组织辅导员开展社会考察和假期家访”的要求,现就我校2018年寒假期间开展辅导员家访活动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意义
通过辅导员(含学院分管学生工作书记或副书记)走访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庭经济和生活情况,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实际困难与需求,为进一步做好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精准资助和帮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辅导员家访,锻炼队伍,增强责任感;通过辅导员走访学生家庭,送温暖、送关怀、送信心,增进学校与家庭、辅导员与家长的联系,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有效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促进和谐校园与社会建设。
二、活动实施
1、家访对象:家访对象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包括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在学习、就业、思想行为、心理健康等方面需要特殊关注的学生,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或孤儿、单亲家庭学生。原则上以重庆市本地为主,家住外地或到外地出差的辅导员可在外地进行顺访。
2、家访内容: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表现情况,了解学生或其家庭存在的实际问题,确实使学生及其家长感受到学校的关心与爱护。
三、活动要求
1、学校鼓励辅导员积极参与家访活动(不作硬性要求)。各学院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家访计划,参加家访的辅导员原则上以走访1-户学生家庭为宜。学校根据学院辅导员家访工作情况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
2、各学院在1月16日前将《辅导员家访申请表》(附1)统一报到学生教育科备案。家访结束后,辅导员需填写《辅导员家访登记表》(附2),如实反映被访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强工作的意见和措施。下学期开学后三周内,学院汇总统计家访情况,填写《2018年寒假家访汇总统计表》(附),连同附2交到学生教育科,完成家访费用报销工作。
3、辅导员家访过程要注意安全,提高自身防护意识,防止发生人身和财产安全事。因生病、生育等特殊情况的辅导员不宜参加家访活动。
4、家访辅导员要从党员干部角度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坚决做到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精简走访程序,提高工作实效,不给被访学生家庭增加迎送和经济负担。
万师访万家活动方案篇3
根据区教育局“课外访万家”活动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理解,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校大力开展了“课外访万家”活动。本次“课外访万家”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1、每个月的第一周为家访周,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或是调整课时按计划实施家访活动。
2、学校制定了学校“访万家方案”,每位教师结合实际情况也制定了个人家访计划,每月一至两个类型,切实做好家访到每一个学生,深入到每一个家庭。
3、采用校长、书记访中层领导、中层领导访教师、教师访学生,层层管理模式。并对教师们的家访情况每月检查一次并签字、盖章。通过家访手记调查教师的家访落实情况。
4、每位班主任都有一本家访手册,并与副班主任合作完成计划、手记、小结等各个环节的任务,体现分工合作。
5、对教师们的家访手记进行评比,优秀手记在教师中交流。收集整理家访中反映的典型建议和意见,不断调整和改善我们的办学质量。
本次“课外访万家”活动我校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是了解了学生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等情况;
2、是向家长汇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以表扬、肯定、建议为主);
3、是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帮扶、辅导(含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健康成长;
4、是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法,认真分析、研究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规律的影响,并对家长提出改进家庭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指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5、是向家长宣传了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模式以及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举措;
6、是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班级管理、食堂管理等方面的看法和意见;
7、是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做了正面的宣传、合理的解释工作,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8、是向家长宣传讲解有关安全、卫生教育知识,增强家长或监护人对学生防溺水,防火灾、正确用电、食品卫生、个人卫生、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加强对其子女的监管力度,确保双休日和寒暑假期间,无安全事故发生。
9、是对贫困学生、留守学生、单亲学生开展了“送温暖”活动。本次“课外访万家”活动取得的成效:
本次“课外访万家”活动我校在岗的38位教师(门卫2人、退休1人,借调1人、病休1人、教办人员2人)中36人全部参与了四轮的走访活动,共入户走访学生家庭数合计515户,其中贫困户13户,留守儿童家庭76户,单亲家庭24户,孤儿家庭1户,学困生家庭22户,基本做到了全员覆盖。教师完成走访记载共计448份,写走访后记和感想共计223篇,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给家长提出了关于家庭教育的建议。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从学校领导到科任教师,人人参与,个个争先。此次访万家活动,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热情欢迎和认可。教师、家长间的交流更深入,对学生教育的探讨更深入,对改进教育方式方法的措施更具体,进一步拉近了学校、教师和学生家庭间的距离。走访结束后,很多老师走访完当天又不辞劳苦记下了自己走访后的感受。从老师们的走访后记中可以看出,此次走访不仅是给学生、家长送去了很多教育信息,更使我们的老师们了解了学生家庭特别是一些特殊家庭学生成长的艰辛与不易。许多教师都认识到在之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面对这些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所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制定了新的改进的措施。“课外访万家”活动,有力的推进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提升。
万师访万家活动方案篇4
此次家访,感触颇深。我发现孩子是大人的影子。不仅是相貌上的相似,还有性格、言行上的相仿。家长说话腼腆,孩子就不善表达;家长缺乏自信,孩子就底气不足;家长侃侃而谈,孩子就活泼不拘束。家长不愧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第一任老师的教育现状令人堪忧。
一、目标过高,孩子被逼撒谎。
在交谈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家长无意识的逼孩子撒谎,还埋怨孩子。张的妈妈给孩子制定了较高的学习目标,并许诺达到目标便允许孩子参加小记者暑期夏令营。孩子没达到目标,又想参加活动,只得撒谎。家长说自己又教育孩子不能再撒谎。我问家长:“你觉得你的目标孩子能达到吗?”家长说不能。我又问:“如果你是孩子你会怎么办?”家长笑了,似乎体会到了孩子的难处。我建议家长再制定目标一定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让孩子能跳起来够到桃子。
二、心急如焚,不知所措
彭的妈妈意识到自己对孩子过于严厉,孩子不善于与家长交流。家长急切的希望老师能为她出谋划策,指点迷津。孰不知家长的无助、焦躁更让孩子胆怯。几天前,家长在网上向我求助:孩子不好好完成暑假作业,开学后你治治她。家长对老师抱于过高的希望,而没有考虑自己应该怎么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犹如左手与右手,只有双手配合才能奏出最精彩的声音。
三、不急不躁,安于现状
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不高,比较安于现状。孩子考得好他骄傲的吹嘘自己的孩子没怎么管,孩子考不好他反思怪自己没空管他。结果还是依然如此,我行我素,对孩子放任自流。我在和他们交流时,他们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为自己辩解。不是忙这事就是忙那事。结果孩子学习习惯不好,作业应付,对自己不负责任。
通过家访,我发现孩子们千差万别,家长也是千姿百态。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每个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也不同。开家长会,只是针对常见问题泛泛而谈,而不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家访让我感到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不容忽视,只有教师与家长形成合力,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万师访万家活动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深化师德教育活动,增强全体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使今后的教育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特拟定本次教师家访活动。
二、活动目的
旨在通过本次家访,增进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向社会宣传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成果;指导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征求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和学校的工作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师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方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此次教师家访活动的落实,特成立家访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李金宝
副组长:吴照磊
成员:全体教师
四、活动安排
1、家访时间,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前。
2、家访地点:我校施教村庄。
3、家访对象:全校学生,其中留守、孤儿、单亲、残疾、学困、贫困等六类学生家庭必访。
4、参加人员:以自然村组为对象,班主任为各小组负责人进行。
五、工作要求
1、全体教师必须明确家访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意识、研究意识、沟通意识、平等意识和责任意识。
2、此次家访必须入户家访,各家访小组长可提前进行预约,编排好家访名单及行程路线,确定学生向导。
3、教师家访时要明确以下内容:
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在家思想、表现、学习、生活等习惯;了解学生在家的兴趣特长、脾气性格、人际交往;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状况,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向家长宣传学校的教育法规和政策;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征求家长对学校、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4、尊重家长、树立自身形象。对学生的情况要一分为二,以鼓励为主,避免使用让家长失望的语言和结论。忌在家长面前谈论其他教师的不足,对家长的隐密性心理在家长面前夸大渲染等。
5、教师家访不允许接受家长的宴请,不允许接受家长的馈赠礼物等。
6、认真填写《教师家访登记表》,各小组长撰写家访情况小结(内容包括:走访多少名学生,掌握了哪些教师、学生、家长好的典型,发现了哪些我校工作中存在的什么问题,家长、学生对学校、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家访教师的感想、意见和建议),返校后及时反馈。
万师访万家活动方案篇6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x[20xx]x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xx市教育系统教师“大家访”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家访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牵手千家万户,共助学生成长
二、活动时间
从20xx年11月开始至20xx年6月
三、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家访活动,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密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增强广大教师“了解学生、关心关爱学生”的责任感,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宣传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宣传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促进家长和全社会进一步理解、关心、支持教育,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促进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关心学生,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教育和谐发展。
四、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考评组,活动资料考评、统计情况由蹲点行政和年级组长负责,总负责职能部门为德育处。
五、活动内容
1、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在家期间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及表现,指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家长共同分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发现正反两个方面的'家庭教育典型,深入分析,认真总结,形成家访心得体会或调研文章,并在家访中大力宣传正面典型。
3、对家长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广泛宣传近年来我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成就,宣传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宣传全体教职员工为提升我校教育质量所付出的艰辛;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模式、特色和学校发展规划;宣传科学教育观、正确教育思想;进一步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节假日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留守学生、单亲学生、残疾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心、指导和疏导。
5、讲解有关学生安全教育知识,督促家长或监护人教育学生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暑假期间尤其要教育学生不能私自下河、塘、库洗澡,严防溺水等安全事故发生。
6、大力宣传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指导家长对学生加强感恩、励志、责任、法制、礼仪、诚信、孝老、敬老等教育,努力营造尊重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的育人环境,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7、征求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对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8、把学校和相关教师的联系方式明确告知家长,以利于经常性联系。
六、活动要求
一是实施“四必进”。即教育政策进家庭,学困生转化措施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
二是做到“五知道”。即学生和家长知道教师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家长知道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家长知道学生的任课教师情况,教师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学校知道社会和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家访“五不能”。即不能开展告状式家访,不能只讲问题不讲方法,不能接受家长宴请和礼物或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提任何私人要求,不能对家长的诉求置之不理,不能将学生个人家访情况对外公布。
四是实行“六必访”。即对心理健康发展有困难的学生,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学业发展有困难的学生家庭,留守学生及单亲学生家庭,流动人员随迁子女,身体有残障的学生家庭务必实地走访。
五是开展“二考查”。即建立相应的考评制度,每学期对老师家访情况定期检查不少于二次,年度结束前进行总评,并将检查情况存入档案,作为师德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七、活动原则
1、普遍性原则。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应对每个学生倾注自己全部的情和爱,要深入到全体学生中去。这就要求在家访时既不局限于差生的家庭,也不局限于优生的家庭,力争要使每个学生的家庭一学年都能得到一次以上的家访,使走访活动成为教育一项普遍性、常态化工作。
2、主动性原则。严格遵守约定时间,按时家访。一方面是要将了解到的学生情况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联系,以便及时沟通,及时商定对策,另一方面是在谈话时要掌握主动权,能控制整个谈话内容,有效地达到家访的目的。
3、经常性原则。定期性,经常性地家访,适时地通报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之以恒。
4、科学性原则。客观评价学生,充分反应学生优点,诚恳指出学生不足,共同寻找促进学生更好成长的方法;家访时要讲究技巧,讲究艺术,用真心去关怀,用耐心去教育,用精心去指导,用恒心去坚持,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八、实施步骤
此次家访活动为期近一年,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11月上旬)
召开全校教职工动员大会,发出倡议;建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并与相关负责人、班主任、科任教师等作出责任要求。
(二)推进实施阶段(20xx年11月中旬——20xx年6月中旬)
按照实施方案全面展开活动。全体老师要利用课余时间,结合家长需求, 通过教师走进家庭、邀请家长到校座谈、电话、书信、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学生家长有效沟通。班主任老师与课任教师妥善安排,力争每学年学生走访全覆盖(其中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入户走访不得低于20人次,达班级学生数50%以上;其他教师家访不得低于10人次)。家访前预先备课,家访过程中,教师需对学生家庭情况、校内外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认真填写《家访活动记录表》,建立学生家访档案。家访活动全面结束后,每位参与家访的教师写出一份家访情况报告或心得体会,由德育处收集、整理、汇总相关资料。
(三)总结表彰阶段(20xx年6月下旬)
1、总结考评。6月下旬学校由家访领导小组对家访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和认真总结,形成总结材料上报市教育局。同时,领导小组对全校教职员工开展家访的工作情况进行年度考评。
2、表彰奖励。6月下旬学校在全面考评基础上,召开家访汇报会,交流优秀心得体会和家访日记,表彰本校家访活动先进个人,并上报市教育局进行表彰。
万师访万家活动方案篇7
一、家访目的
1.通过家访活动,切实加强幼儿园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确认完善家长信息。
2.使家长了解幼儿在园表现,教师了解幼儿的家庭状况和成长环境,家园达成教育共识。
3.通过家访,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敦促家长切实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完成家委会成员及候补梯队建设。
4.听取合理化的建议,促进幼儿教育科学化。
二、家访时间
1.每学期初:3月份、9月份;
2.每学期末:6月份、12月份;
3.根据需求不定时进行;
4.每学期家访任务周期为一月,各班班主任根据班级情况,提前制定《班级家访时间安排表》(附件1),并上报。
三、家访形式
1.校内幼儿到家庭中进行交流;
2.校外幼儿与家长在幼儿园进行约谈;
3.校外幼儿特殊情况需到家庭交流。
四、家访内容
1.了解孩子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2.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表现,指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幼儿,与家长共商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
3.了解掌握特殊幼儿,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
4.鼓励家长积极参与与配合幼儿园各项工作,完成班级家委会成员及候补梯队建设。
五、工作要求
1.认真准备,精心组织。
教师尤其班主任要提高思想认识,要明确家访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班级管理和家园联系。做好家访工作计划,并对每名幼儿的家访内容进行备课(附件2),做到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家访,带着素材与资料进行家访。
2.做好记录,反馈交流。
各班对每个家访对象做好记录,《家访记录》(附表3)要实事求是,并做好访后分析。对家访中发现的问题要加以梳理,并在今后工作中调整教育教学方法。家访结束后,要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园内汇报(附件4、5),并跟踪了解幼儿在家访后各方面的变化、反应。
3.做好汇总,制定家园共育计划。
万师访万家活动方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