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前准备教案可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以下是优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书乐教案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读书乐教案篇1
一、导入新课
⒈导语同学们,俗话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从小到大,我们都……谁能说说你读过哪些书,又有什么收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大作家培根是怎么说的。
(教师设问引疑, 以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⒉字词注音:藻饰 诘难 豁然贯通滞碍 傅彩 味同嚼蜡看意思说词语:⑴增添光彩⑵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⑶狡诈。(狡黠)
(识记、理解生字难词,为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二、通读《谈读书》,感知内容。
⒈学生朗读课文⒉思考:课文围绕“读书”这一核心话题谈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训练学生提取课文的主要信息。)
3、学生找出课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积累名言警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点出立论
三、比读《不求甚解》,把握文意。
1、速读课文2、边读边思考:(1)“不求甚解”在课文中是什么含义?(2)课文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3)作者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比较学习打基础)
四、讨论比较
1、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点出驳论3、谈收获
(区别立论和驳论,并归纳个人感悟。使学有所得。)
读书乐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情意: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可以选择的读物类型并学会选择读物。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的条理。
对策:指导学生在读准字、词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修改:我知道我们班的学生有良好的读书习惯,为此知识面开阔了,人的修养也提高了,老师要祝贺你们。现在老师希望你们介绍一下自己的选书方法,好吗?
1、名言导入:
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
凡读书须识货,方不错用工夫。
说说这些名言有什么特点?
2、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读书的课文?《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精读和泛读》。这些课文告诉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3、书籍给我们知识,给我们力量!而浩如烟海的书,即使穷尽我们的一生也不可能读完。因此,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选择合适读物的课文。
板书课题:读书要有选择
1、说说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
归纳:为什么读书要有选择?可以选择那些?怎样选择?
二、根据已学过的读书方法,学习新课。
1、 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是什么?
修改:思考
读书为什么要有选择?
读书怎样选择?
还可以选择一些工具书?
掌握这样的本领有何益处?
2、 检查自学效果。
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
自由交流问题。
3、 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几点意思,可以分为几段?
4、 评议课文是怎样写的
说说读了课文自己获得那些收获?
结合自己读过的课外读物说说获得的收获。
修改:除了文中提到的这些书,你们觉得小学生还能读那些书?
(如一些儿童漫画、反映生活的漫画也可以作为我们的读物;“幽默故事”也可以作为我们的读物;我们还可以上网阅读,度同龄人的一些作品,因为它贴近我们的生活。)
三、说说自己以后怎样选择读物。
四、总结课文
本文介绍选择合适读物的原因、方法。
齐读歌德的名言。
课后收集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五、作业(投影出示)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启迪( ) 开阔( )
接受( ) 增强( )
探索( ) 请教( )
聆听( ) 培养( )
按要求各写一个词语。
(1)、说明道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容品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心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神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分析
第二,可以选读一些名人传记。领袖人物、爱国先贤和科学家的传记,向我们展现( )了他们的成长足迹、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展现了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执着追求。这一类的书,曾经激励( )了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这些人物的传记,我们也仿佛是在聆听他们的教诲,接受他们的思想,这对于我们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
给短文中加点词写出可替换的词语,意思不变。
在课外阅读时,你积累了哪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请写出一句。
除了“可以选读一些名人传记”外,你觉得还可以选择哪些读物呢?
读书乐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部分章节内容,训练学生的想象及说话能力。
2、能够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认识童话形象。
3、通过作品,受到"爱"的教育,建立正确的友谊观
教学重点:
1、学会通过语言、行动认识童话形象。
2、通过作品,受到"爱"的教育。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读《夏洛的网》,课堂上带到教室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有一本书,叫《夏洛的网》,这是一首关于生命,友情,爱与忠诚的赞歌!一部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首位的童话!一本诞生于56年前的经典,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它,走进童话的世界。
二、阅读第一章
1、师问:课前同学们就已经阅读了这个片段,爸爸最后是否还决定杀掉这只落脚猪呢?为什么?
生自由说
师:出示弗恩的话——“可是这不公平”?你也把我给杀了吗?”
师问:你觉得弗恩说这段话的时候,会用怎样的语气?有怎样的表情?
(教师指导——又急又气又伤心又愤怒地叫道)。
2、(生命是珍贵的,人有争取生存的权利,动物也有!生命是要受到保护的,是不可以任意践踏摧残的!尤其是面对弱小的生命,我们更应该怎样?更应该爱护它,保护它!)
(板书 生命)
三、情境想象说话,体会内心世界
1、师描述:现在,老师要把同学们都变成小猪威尔伯,跟着我的描述走——一天,饲养场里的鹅妈妈好心地提醒你,快逃吧,逃离猪圈,你将来肯定要被杀掉的!于是你进行了一次大逃亡,可惜你太盲目了,没有计划也没有策略,还很笨,又很馋,受不了食物的诱惑又被关回了猪圈!你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烂泥里,夜晚来临,天黑黑的,此时你——生想象说话。
师:就在你感到万分孤独的时候,从猪圈的黑暗中传来了一个很细很好听的声音:
“你要一个朋友吗?威尔伯?我可以做你的朋友。”知道发出这声音的是谁吗?当你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你——生继续想象说话。
2、师:知道夏洛为什么会这样说吗?(生自由说)好,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夏洛那很好听的充满友爱的带着同情之心的温馨而又亲切的声音——(齐读)
四 学习第21章
1、师描述:现在同学们不是威尔伯了,还是变回你自己,继续听老师讲述:小猪威尔伯有了小蜘蛛夏洛这个朋友,日子过得可开心了,他们的友谊在一天天的增加,威尔伯越来越喜欢夏洛。一天,听闻自己将在圣诞节前被杀掉,要成为人们所吃的火腿时,他忍不住悲从中来,难道猪的命运就是被杀吗?他哭啊哭啊,在他万念俱灰时,夏洛坚定地对他说:
“你不会死!我救你!”。
每当威尔伯恐惧地想到自己即将被杀时,夏洛总这样对他说:
“我一定会救你!”
“我这辈子说的话,没有比这话更当真的了,我不会让你死!”
2、师讲述:夏洛答应过威尔伯救他的命后,就决定说到做到,她运用智慧制定了一个伟大的'计划。用她的丝在猪圈上空不辞辛劳地编织写了文字的蜘蛛网。威尔伯的命运彻底得到了改变,他再也不会被杀掉了!可就在这个时候,夏洛衰老死亡的一刻也来临了,故事在此达到了高潮。在临死之前,夏洛向威尔伯吐露了自己的心声——(请同学们默读第21章 最后一天)
3、生:默读第21章
最后一天
师:夏洛说,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做哪些事才算是有意义呢?在你的周围,你碰到过这些做有意义事情的人吗?他们是谁?好好回忆回忆,举个例子来说。
生:结合实际谈
师:夏洛也是这么做的,当威尔伯万念俱灰时,夏洛坚定地对他说——(指着黑板三句话师生开始对接);当威尔伯恐惧被杀时,夏洛勇敢地对他说——;当威尔伯一想到自己会被杀而伤心哭泣时,夏洛信誓旦旦地对他说——
师:你从这三句话里体会到了什么?
生自由说:这是朋友间友情的宣言,这是朋友间忠诚的宣誓!
(板书 友情忠诚 )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深情地读一读夏洛的心声——
生:齐读片段(下半段)
4、师小结:是的,人的一生中,多给予他人一些关怀,一些帮助,对为家人操一份心,讲诚信讲友情,讲仁义讲道德,这些都是有意义的事情,就好比在编织一张网,编织一张张爱的网,一张张温情的网,然后撒向世间,这就是夏洛的网!一张能编织爱和生命的网。
(板书 爱)
5、师:在这之前,夏洛还说了许多话,你们是否觉得有点罗嗦?
师:可当老师第二遍读的时候,尤其是读到“噢,这个美好的世界,这些珍贵的日子夏洛说着说着停了下来”,我被感动了,在这看似罗嗦冗长的话里,我体会到了许多情感,不信,你现在再轻声地读一读,也许你有新的体会。
生:轻声读文,并说说新的体会
师:让我们把夏洛的这些内心情感用朗读来表达出来——(拿起文章,“可能有点累吧”,预备起——)
生:感情朗读
师:读一本书,除了快速浏览和默读外,遇到感受深的片段,不妨停留片刻,细细咀嚼一番,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这就是精读赏析。
五、学习第22章
时间来的及
1、师描述:夏洛缓慢而又安静地死去,在死以前,除了拯救威尔伯,实现了自己对朋友的承诺以外,她也完成了一件自己的最重大的作品,一个防水的囊袋,里面安安稳稳地装着她的514个未来的儿女。威尔伯想尽办法把囊袋带回了农场,到了来年春天,小夏洛们一个个地破囊而出,乘风而去。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吗?想不想看结局?(发放第22章)好,让我们来读最后一章——温暖的风。默读完了就举手示意。
生:默读发放下来的第22章片段
师:故事读完了,你感动了吗?什么让你感动了?
生:自由说(师随着学生的感受做适当评点)
2、师读三段读者评论
结束语:
同学们,拥有这一册,感动我们一生!读它吧,带着热情和虔诚去读,因为,总有一种感动会触动我们的心灵!请记住今天《夏洛的网》,记住这一张编织了爱和生命的网!
如果可以,你会为身边的亲人朋友也编织一张“夏洛的网”吗?
读书乐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理解“戛然而止、温润、絮语、耳畔、从容”等词语的意思,能读准字音,将句子通顺。
2)学会提取文中的关键信息,了解死海相关知识,并制作死海的资料卡片。
3)进一步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能简洁概括“我”在死海上读书的感受。
4)阅读全文,懂得死海创造的奇迹——能躺在波浪上看书的原因,体会“我”在死海里游泳的舒服快乐。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师:出示ppt图片,大家看,他们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是多么的惬意舒适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无论是“旱鸭子”还是游泳健将的游客们都能躺在波浪上。
板书:20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抽读课文
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 学生自由轻读课文
2 开小火车读课文,纠正字音
3分段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哪里写了“我”游览死海的亲身经历?) 课文分两段:第一段——第1节;第二段—— 第2-12节
(可告知采用倒叙的手法)
三 学习第一段
1 齐读第一小节
2 句子比较 我躺在波浪上读一本杂志
我直接躺在起伏荡漾的波浪上,从容地读一本杂志。 1 明白从容的意思,抓关键词体会
2 带感情的读
3 以提问的方式开头,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4 带着疑问的'语调读第一小节
四 按提示给第二段分层
课文的第二段完整地叙述了“我”游览的经历,这一段比较长,同学们能根据老师的提示给这一段分层吗?出示提示,指导分层。
1.我从约旦首都安曼坐车来到死海。
2.我观赏沉默的死海,知道了死海得名的原因。
3.我躺在死海的波浪上看书、拍照。
五 学习第二段第一层 (2—4)
1. 自由读2—4,边读边思考死海的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
2. 师生交流
地理位置 安曼
地势特点 陆地最低的地方,号称“世界的肚脐”
3.重点读以下语句,细心体会:
(1)只有一个小时的路程,但却要下降1300多米!
(2)海拔近千米的山城,低于海平面394米。
(3)沿着一条倾斜的公路急速下降,耳膜都感到了压力
4.合作读第四小节 师:四十几分钟后,生:读后面
六 学习第二段第二层(5-7)
师:为什么称它为“死海”?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二层。
1.自由读,思考死海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画出相关语句。
出示句子:死海其实是个内陆湖??“死海”因此得名。
(完成表格中的总面积、含盐量)
除了含盐量量高之外,死海还有一个特点是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
(1)指名读句子
(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死海是一个含盐量高,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的内陆湖。)
2.怎么读好这句话?(惊讶、不可思议的语气)
抽读 齐读
3. 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死海含盐量高,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
(1)含盐量特别高,达33%。高于一般海水的九倍。(数字)
从数字上,我们可以看出死海的含盐量特别高,那么从肉眼能否看出?
(2)捞上来的细沙中混有盐的结晶。
4.死海是个沉默的海,含盐量高,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水面上?? 生:水面上没有帆影,没有海鸥,也没有任何一只其他的水鸟。(配合说) 用没有??没有??也没有??造句
5.死海并不是死气沉沉,作者很快发现它有种独特的美。找找描写死海美景的句子 (找句子,两句) 交流朗读句子,读出美感
6. 这一层主要写了“死海”得名的原因。因此,死海创造了: 投影填空 死海创造了 的奇迹。
(2)为什么说这是“奇迹”?“奇”在哪里?
(3)所以死海还有另外一个特点——浮力大 (引导,完成表格)
7.有感情读第二层
六 学习第二段第三层(8—12)
听了主人的介绍,大家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都想下水试一试。我第一个跳下水去。奇迹果然出现了,这多么令人惊叹啊,课文9-12节对作者的体验做了描述。
1. 下水后,奇迹果然出现了,这奇迹是?
出示:我只要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就像躺在床上那样舒服自在。
2.再读9-12节,看看哪句话具体写出了这种舒服自在的感觉?
出示:细浪在我的耳畔絮语,微风拂面而过,明晃晃的阳光从蓝得透明的晴空洒下来??我几乎想在这温润的、摇晃的“床”上睡一觉了!
a理解絮语的意思 b拟人手法 c双引号
(1) 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11小节
4. 在死海里游泳,很不容易,为什么我喝了一口苦涩的咸水,眼睛也涩得生疼,还会觉得“能在死海里游泳的确是一件难得的快事?”?
5.根据关键词,简洁概括作者在死海上读书的感受
温润 一股阻力 托浮起来 苦涩的咸味 眼睛涩得生疼 (交流)
七 自我实践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准备一份水、盐、鸡蛋,感受一下盐水的浮力。
读书乐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熟悉两条绿线内的两个生字,了解可以选择的读物类型并初步懂得选择适合自身的读物。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让同学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教学重点
了解可以选择的读物类型。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适合的读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交流自身喜欢读的书。
2、出示关于读书的名言,谈谈感受。
3、我们怎样才干选择适合自身的书呢?
二、揭示课题 提出问题
1、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有关读书的文章《读书要有选择》。
2、请围绕课题提出自身最想提的两个问题。(教师归纳:为什么要选择读书?可以选择哪些?怎样选择?有什么好处?)
三、学习课文 解决问题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词,查找资料理解不懂的生字词;
2、我们读书为什么要有选择?
3、我们可以选择哪些读物?选择这些读物有什么好处?
4、我们应该怎样去选择读物?
(二)、同学自学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随机正音。
(四)、交流
1、我们读书为什么要有选择?
2、我们可以选择那些类型的读物?选择这些读物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3、我们应该怎样选择读物?
(通过同学交流、汇报,让同学了解可以选择的读物及好处。同学边汇报边板书。)
四、总结课文 知识迁移
1、总结:在茫茫书海中,我们要有选择的读书。应该选择怎样的读物呢?这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要根据自身的喜好、喜好来选择。当然,还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社会在不时进步,科技在不时发展,我们要通过有选择的读书来扩大自身的知识面,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
2、迁移:谈谈你打算选择怎样的读物。
3、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是人类进步的不时动力。人们已经把书进行各种比喻,出示《书的妙喻》。书对我们这么重要,我们要选择适合自身的读物,努力读书,为我们的社会增添一份光彩。
五、课堂延伸
请同学们向你的好友优秀一本书。
读书乐教案篇6
一、活动主题
一张纸献爱心
二、活动主旨
“一张纸献爱心”工程是通过建设覆盖全国的废纸募捐渠道,实现弃置资源向善款的转化,广行善举的活动。该活动号召全国各单位及各界社会人士,从本单位做起、从我做起,立即行动起来,把散落的每一张纸都变为慈善爱心,从而把捐赠废旧纸张(报纸、文件资料、书刊等)所得善款用于购买《新华字典》及《中国少年报》,赠给我国“老、少、边、穷”地区的小学生。
三、活动目的
促进校园的精神文化发展,建设和谐书香校园
四、组织形式
1、本活动由黄淮学院图书馆、驻马店市红十字会主办,读书协会、爱心协会承办。
2、读书协会、爱心协会理事及会员分成小组进入宿舍楼与教学楼进行废纸回收。
3、废纸回收集中后统一出售,资金用来购买新华字典,之后捐赠给所联系的贫困小学
五、活动时间安排
1、4月20日---4月22日废纸回收小组进入宿舍楼与教学楼进行废纸回收并进行宣传活动。
2、4月23日早上8:30读书协会将在黄淮学院北区图书馆前设立捐赠点,接收同学们的捐赠,并会为同学们登记注册,将捐赠人员名单公布于网上并交与受捐学校。
3、中午12:00回收仪式结束。
4、下午14:00将废纸集中出售,并将资金换成字典。
5、之后讲字典捐赠给由红十字会联系贫困小学。
六、注意事项
1、活动前期准备足够的倡议书及海报,自己造足够的校园影响。
2、落实回收小组的工作是否到位。
3、活动当天理事负责当天的秩序问题,责任分配落实到个人。
七、活动倡议书
“一张纸献爱心”活动倡议书
读书乐教案篇7
【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浓厚的班级读书氛围。
2、养成好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3、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
【活动准备】
1、策划活动方案,流程,做好人员分工。
2、发动部分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各种爱书、读书的故事,收集有关爱护书籍的图片,了解阅读对生活的重要性;
3、积累一些读书的名言。
4、发动部分同学准备一些朗诵和表演的小节目。
读书乐教案推荐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