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的教案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应该认识到,教案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优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语言课故事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课故事教案篇1
一、作品赏析
(一)内容简介
住在树林里的老奶奶为小朋友们找到了许多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场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说话了,这可怎么办呢?聪明的老奶奶把故事一个个全包进了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会讲故事了……
(二)主题分析
通过讲述老奶奶把故事包进粽子里,然后再寻找吃了会讲故事的孩子的曲折经历,引发孩子们对粽子的美好向往,同时激发起他们学讲故事的愿望。
(三)情节分析
密密的树林里有一座房子,里面住着谁呢?一位躺在床上、头上敷着毛巾的老奶奶进入了小读者的视线:啊,住在里面的老奶奶病了!小读者是否很担心呢?
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出现在屋外,她的病好了,可是她拿着白米和叶子做什么呢?
小动物们都来吃包着故事的粽子,可是“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不同小动物的叫声一定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也引发了焦虑:松鼠、狐狸、百灵鸟……它们不会说话!
于是小动物们找到了会说话的小姑娘,并动脑筋把她带到了老奶奶家,小读者的焦虑此时可以放下一半了。看,小姑娘吃了香喷喷的粽子,给大家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小读者一定也很想听听吧!
(四)角色分析
故事中的老奶奶胖胖的身体、自自的头发、围着围裙,除了生病的那幅画面,都是笑眯眯的、慈祥的表情,让人一看就觉得很亲切。
故事中每个小动物的`出现大都是笑眯眯、可爱的样子,温顺的性格一览无余。而在找不回小姑娘的那刻,每个小动物的眉毛纠结、嘴角下垂,显露出它们的苦恼。
小姑娘慌张、惊讶、开心的表情变化,正是她对“粽子里的故事”从不知道到了解的心理转变过程,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印象深刻。
(五)图画分析
1.画面构图、色彩
画面的色彩明亮,大片黄黄的、橘色的暖色基调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故事所传递的温暖、祥和的气息,凸显了故事的主题。
在构图上,作者运用了大片的、简单的背景来烘托人物和主题,使得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十分清晰,突出了故事所要表现的主要情节。
2.图画中蕴藏的细节
图画书中老奶奶的发髻、褂子和布鞋,小姑娘的朝天辫、花棉袄配小绿裤的服饰打扮,还有小背篓、小陶盆以及溪边淘米、洗粽叶的画面……这些细节的刻画与故事的主线“粽子”串连起来,展现出
浓浓的民俗韵味。
(六)语言分析
故事中的文字优美,娓娓道来,其中也不乏跌宕的情节,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这句话反反复复,贯穿整个故事,使小读者读上去既琅琅上口,又充分表达了老奶奶的美好心愿。
“粽叶”和“粽米”对于幼儿来说是新出现的词汇,但加上了“又青又香”和“又圆又白”这两对形容词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采、洗、包、吃、讲”这五个动词将整个故事的情节串连起来:采粽叶——洗粽米——包粽子——吃粽子——讲故事。
象声词“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的出现既表现了不同动物的叫声,同时也使得整个故事更具童趣。
二、活动设计
大班语言课故事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练习在宽25厘米的平衡的动作要领。
2、在儿歌的帮助下,掌握走平衡木的动作要领。
3、知道一个一个排着队走,不推挤前面的同伴。
活动准备
1、教学大书、幼儿用书、教学cd、学习dvd。
2、在场地的一端平等摆放4~5块平衡木。
3、小熊的头饰或挂牌,人手一个。
4、报纸球、篮子若干(数量和幼儿的人数一致)。
活动过程:
1、教师翻开教学大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师生头戴熊的头饰听音乐做小熊的.动作进入场地。
师引导观察提问:果园里有很多什么?这些苹果成熟了,长得又大又圆,小熊们想不想到苹果园里摘苹果啊,可是到苹果园要过一条小河,河上只有一座窄窄的桥,小熊们敢过吗?过这窄窄的桥呢,大家不要怕,只要我们掌握方法了,就可以顺利过桥了,现在熊妈妈要先过小桥摘苹果了,看看熊妈妈是怎样顺利过桥的,小熊们要仔细看哦。师边示范边讲解走平衡木的动作要领。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熊怎样过桥,并念儿歌告诉幼儿走平衡木的要领。
教师通过示范帮助幼儿明白走平衡木的要领,鼓励幼儿大胆的走平衡木,走完后拿起一个报纸球当作苹果,放进篮子里。
(1)教师边念儿歌,边演示走平衡木。
教师:熊宝宝们,现在熊妈妈要过桥了,看看我是怎样过的。
(2)教师:熊妈妈是怎么走过小桥的?(眼睛向前看,一步一步的走过去。)
(3)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吃苹果”后的愉快心情。
延伸活动:
1、可用球开展延伸活动,如滚球、踢球等。
2、请家长与幼儿共同阅读《小熊过桥》幼儿用书,学念儿歌,并巩固走平衡木的能力。
大班语言课故事教案篇3
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做事是快乐的。
2、启发幼儿观察生活中会转动、滚动的物体,发展其观察能力。
3、指导通过操作活动感知轮子滚动可以省力,从而了解轮子的作用。
活动准备:
挂图、故事磁带、儿童推车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进活动室。
二、师:“嘘,(轻声地)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听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有一辆奇怪的“汽车”,它呀,本事可大了!不信,你听!”
1、故事《会滚的“汽车”》
1)听故事磁带《会滚的“汽车”》
2)听故事后回答问题:
①故事中的“汽车”是谁?
②小鸡和小鸭为什么不自己走,而偏要坐会滚的“汽车”呢?
3)组织谈话:小朋友是怎样上幼儿园的?使幼儿了解各种车辆能带着人走。
2、了不起的轮子
1)师:“(出示蜗牛和小乌龟的卡片)小朋友们,小蜗牛和小乌龟也要上幼儿园了,它们爬呀爬呀,爬呀爬呀,好不容易才爬到了幼儿园,可是小朋友们都已经开始吃午饭了,他们走得太慢了,这可怎么办呀?”
2)师:“小朋友们想的这个办法可真是太好了,自从小蜗牛和小乌龟坐着汽车上幼儿园,它们就再也不迟到了。为什么汽车跑得那么快呢?它的什么跑得那么快?哦,原来是了不起的轮子!”
3)出示水车、飞机等图片,引导幼儿看看说说轮子还能帮上什么忙?
4)引导幼儿说出还知道那些东西上也有了不起的轮子?
3、游戏《我的小车跑得快》
1)师:“有的'小朋友很纳闷:轮子的作用这么大么?我可不相信!要不,我们出去玩玩小推车,看看轮子是不是真的很了不起?”
2)组织幼儿准备活动。
3)组织幼儿玩游戏。
玩法:
①将幼儿分为两组,一组用手搬运大积木,一组用小推车推运大积木,从速度上感知轮子的作用。
②交换过来游戏,从自身的感受体验轮子的作用。
大班语言课故事教案篇4
教育活动目标
1.根据图片中提供的线索,编出合乎情理的故事情节。
2.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学习词:兴高采烈、张牙舞爪。
3.懂得朋友间要互相帮助,才能战胜困难。
活动准备
ppt、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图,请你讲出图片中的时间,有谁?在干什么,用讲故事的方法完整地讲一讲。
教师小结幼儿讲述内容:有一天,小白兔、小花猫、小黄鸡、大白鹅、小青蛙和乌龟一起在河边玩。
2.小动物们的心情怎样?(学习词:兴高采烈)
3. 师:大家正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什么事?(出示大灰狼),大灰狼是怎样出来的?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大灰狼?”(学习词:张牙舞爪)请幼儿学一学大灰狼的模样。
4.师幼完整讲述图一的内容。
二、续编故事情节。
1.出示结尾图(小动物已全部安全过河的图片)
师:这时,小动物们会怎样躲过大灰狼呢?
师:小动物们会想出什么办法过河?请你们6个小朋友一组讨论一下。然后用图片(一些帮助过河的物体卡片)摆出过河的方法。
2.各组选一名代表讲述。
3.师:哪种办法过河又快又安全,为什么?
三、出示图,讲述故事结尾。
师:小朋友又快又安全的`过了河,大灰狼会怎样呢?小动物看到大灰狼掉进河里淹死了,会怎么说,怎么做?
小结:是的,小动物们互相帮助,团结合作,战胜大灰狼!我们给这个故事取个题目吧!
四、看图完整讲述故事
1.师:我们小朋友根据故事的开头,续编的故事的经过,真厉害,现在我们把三幅图连起来讲一讲。请幼儿看图完整讲述故事。
五、迁移经验讲述。
师:小动物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互相帮助,团结合作,战胜了大灰狼,那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事情需要同伴的互相帮助,团结合作才能完成的,请你说一说。 教师小结:是的,在我们生活、学习、游戏中,只要能和同伴互相帮助,团结合作,任何困难都能战胜。
【扩展阅读】
教学反思: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开动脑筋,并能一起想办法去帮助小动物过河,另外在这节活动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在活动中真正去做一个引导者,支持者,这样才能很好的去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只有有了兴趣,活动才能更顺利更有意义的进行。
本节课我注重提问的有效性,开放性,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让孩子在热烈的讨论、辩论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我还注重环节之间的自然过渡,如故事开头和续编部分我用了一个问题:小动物们怎样躲避张牙舞爪的大灰狼呢?通过这一问题自然转入故事的第二个环节。我善于总结每节课的含义,并迁移、运用到幼儿的生活中,如请幼儿说说生活中哪些事要通过同伴之间的互相帮助、团结合作才能完成的?幼儿各抒己见,讲述了自己的生活经验,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从而也完成的我的教学目标:同伴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就能战胜任何困难。
这节语言活动非常适合本班的幼儿,目标完成的非常不错,本班三十一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大胆去想象,去创编,我个人认为是一节比较成功的活动。
大班语言课故事教案篇5
设计意图:
西游记是孩子们百看不厌的文学作品,其中富有想象力、离奇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深入到每位幼儿的心灵,尤其是神通广大的美猴王孙悟空是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所以我们就想让孩子们来创编美猴王的故事,孩子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美猴王,自己有什么愿望,希望愿望怎么实现,都可以加入自己的作品中,最后再用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讲出来和全班小朋友一起分享。
活动目标:
1.能独立创编清楚的讲述情节丰富、具有想象力的新美猴王故事。
2.能专心倾听同伴讲述,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活动准备:
1.家长指导幼儿创编美猴王故事 ,并鼓励幼儿讲故事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表征,为参加故事会做好准备。
2.根据讲故事强弱事先把幼儿分成3--4组。
3.课件:做有礼貌的小观众
4.利用环境创设和生活活动组织幼儿讲自编的美猴王故事。
活动过程:
1.导入:看课件,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做一个有礼貌的小观众。(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1)孩子们我们要认真倾听同伴讲故事。(2)为小朋友喝彩。
2.引导幼儿明确故事会的方式及要求
(1)教师当故事会主持人,介绍活动方式:先小组内讲故事,推选一名故事大王参加全班故事会。
(2)组织幼儿讨论:推选的故事大王须具备什么条件?如:声音响亮、表情丰富、故事完整有趣等。
3.引导幼儿推选故事大王
(1)幼儿在小组内轮流讲故事.
教师引导每组幼儿推选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决定讲故事的顺序及推选人员。(本环节教师可根据自己班孩子的情况进行,或者可以3名教师各负责一组.)
(2)各组介绍自己推荐的人选及理由。
4.举行全班故事会,教师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倾听,做一个文明的小听众。
5.公布比赛结果,对讲的好的幼儿进行奖励。
6.教师小结:
师:孩子们,你们今天讲的故事很精彩,老师都听得入迷了,我们为自己鼓鼓掌吧!
活动延伸:
1.在一日活动的过渡阶段(进餐前后,午睡前)等时间,组织幼儿继续进行讲故事活动。
2.在美工区中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故事画成连环画。
3.表演区中,老师可以准备道具让孩子们自己表演一下自编的故事。
小百科:孙悟空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祖籍东胜神州,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尊为 “美猴王”。
大班语言课故事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