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的编排与教案的制定应当相辅相成,以确保教学内容的顺畅过渡,通过教案的准备,教师能更清晰地把握课程目标与重点,优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6-9乘法口诀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6-9乘法口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索中,让学生经历8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2)在应用过程中,寻找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能熟练运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操、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态度。
教学重点:
经历编制口诀过程,记忆口诀。
教法学法:
谈话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圆片。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多媒体出示例2的情境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军乐队站成了8排,每排8人)
看小狗是怎样算的,它终于算出了一共有多少人。
你有更简单的办法吗?
(2)自己想办法,尝试编口诀。(小组讨论、交流编制出口诀)
(3)寻找记忆口诀的规律。
①师生对答8的口诀。
②同桌对口令。
③口答:7个8比6个8多( ),比8个8少( )。
二、巩固应用
(1)卡片口算练习十八第3题。
(2)完成练习十八第1题。
(3)完成练习十八第2题。
三、总结延伸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说感受,并一起回忆8的乘法口诀)
你知道一只螃蟹几条腿吗?两只、三只……、八只螃蟹呢?
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
0 8 16 24 32 40 48 56 64
1×8=8 一八得八
2×8=16 二八十六
3×8=24 三八二十四
4×8=32 四八三十二
5×8=40 五八四十
6×8=48 六八四十八
7×8=56 七八五十六
8×8=64 八八六十四
6-9乘法口诀教案篇2
教材分析:
?6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了“2—5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学生已经具有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
知识与能力;
1、经历归纳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的运用乘法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的积。
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观察、讨论,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学习好的,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正确用6 的乘法口诀计算两个数相差的积。
突破方法:
通过指导、合作探讨突破重点。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的乘法口诀。
突破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交流突破难点。
课前准备:
1、写有题的苹果卡片。
2、教案中的表格,学生每人一份。
3、多媒体课件。
4、小棒40根。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大家齐背诵1-5的乘法口诀。
2师生对口令。
3写出乘法算式。
5个3 是多少?4乘5是多少?
二、教学互动
1.呈现情境。
谈话:今天我们要到儿童乐园里去玩一玩。(课件呈现儿童乐园的场景并定格在木马转盘上)
2.提出问题。
(1)木马转盘一次可以坐几个人?
(2)哪6位同学愿意在一起骑木马?让学生自由结合,组建6人小组。
(3)一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几个6人,共是多少人?
让2个小组的学生走到教室前面来,再让6人到前面来。大家看一看。
(4)3次可以坐几个6,是多少人?
3.交流探讨。
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班内汇报:各组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结合学生的汇报,组织探讨:
(1)表格中填出的数各表示什么意思?(板书:1个6相加、2个6相加……6个6相加)
(2)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积是多少?怎样知道的?让每个学生都写出6个乘法算式,写好后相互检查。
4.编口诀。
(1)你能编出6的乘法口诀吗?
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
(2)整理口诀。
这些口诀,你们能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写出来吗?写好后小组内相互检查。
(3)记口诀。
把口诀读一读。说说哪几句容易记住,哪几句难记?相互介绍自己记口诀的方法。
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由记口诀。
师生对口令记口诀。
5. 用口诀。
口算:6×2 6×5 6×3 6×1。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
1×6=6 一六得六 6×1=6
2×6=12 二六十二 6×2=12
3×6=18 三六十八 6×3=18
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
5×6=30 五六三十 6×5=30
6×6=36 六六三十六
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注重提供充分探索的时空,让学生亲身经历口诀的.编制与应用的全过程,安排了形式活泼的活动,帮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纵观整个课堂:环节安排紧凑,课堂容量适度,学生学习状态良好,但仍然有两点遗憾让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教学水平上的不足和差距。一是小组合作探究编制乘法口诀这部分走了过场,没有发挥集体的力量,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二是教学评价单一,整节课只有教师评价,由于受到了预设与生成的冲突及教师机智水平的限制,教师的评价不到位,丧失了鼓励启发学生的机会。另外,生生评价,师生互评这些比较好的评价方式,本节课都没有有效地利用起来,这也是我今后教学中应该引起重视和亟待提高的。
6-9乘法口诀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图、折叠口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们昨天已经学习了用口诀求商,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学习这部分的`内容,深入了解乘除法的关系。
(出示情景图)
师:植树节快到了,你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仔细观察,看清图意,找出图中的已知条件。
师:每行栽4棵,可以栽6行,可以求出什么,请你补充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
列出题中有关信息(图示题)
①每行栽4棵②可以栽6行③一共栽了24棵
师:请你选择任两个信息作为条件,然后补充问题,使之成为完整的应用题,再解答。四人小组合作,看谁的方法多!
集体校对,说说你的想法和理由,算式的含义等。
二、做一做
(出示题)个别说说你的怎么样算的?
说说思考的过程(个别说、开火车说)
折叠口算卡片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
三、练习巩固
1、练习五第三题,送信,学生独立做在书上。
2、练习五第四题,明确题意,列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并校对。
3、挂图出示练习五第五题,游戏的形式完成。
4、练习五第六题,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都学会了哪些本领?
你还有什么疑问的地方吗?
6-9乘法口诀教案篇4
教学内容:
课本p48~50页,例1,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求商。
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关于除法的基本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口算练习
4×5 5 × 8 7 × 9 9 × 4
7 × 3 6 × 8 9 × 5 8 × 8
7 × 8 3 × 6 9 × 9 6 × 7
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要。
( )八五十六 三( )二十七 六( )五十四
七( )六十三 二( )一十八 ( )七二十八
计算下面各题。
24÷6 15÷3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
?设计意图】:复习乘法的相关口诀,为学习除法的求商做好铺垫。
合作探究
谈话引入新课六一快到了。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呢!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上的问题,你能帮他们一快解决吗?
教学例1。
(1)、投影出示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板书:56÷8
(3)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想乘算除)
(4)学生独立解决:要是挂7行呢?你能够解决吗?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
小结: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帮小朋友们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设计意图】: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要把充分的'学习时空交还给学生。
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49页做一做。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说一说怎样求得商?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完成第50页第1、2题。
?设计意图】:用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有了什么样的收获?
6-9乘法口诀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1-6的乘法口诀,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应用1-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周,熟记这些乘法口诀。
3.
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情景中初步认识乘加、乘减算式,知道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并利用乘加、乘减计算帮助记忆乘法口诀。
4.使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喜悦。
5.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以及其他一些练习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掌握1-6的乘法口诀,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熟记1-6的乘法口??
初步认识乘加、乘减算式
三、教学难点:
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利用乘加、乘减计算帮助记忆乘法口??
四、课时安排:
1-4的乘法口诀2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5的乘法口诀1课时
练习九2课时
6的乘法口诀1课时
练习十1课时
复习3课时
快乐的队日活动1课时
第一课时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2、3、4的乘法口诀(课本第73-75页,想想做做的第1-4题)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
教学重点
记住2、3、4的乘法口??
教学难点
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教学准备
cai课件、小棒若干。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课件显示)
1、情景一、玩翘翘板
1个翘翘板上坐了2人。问:有几个2?(1个2)1个2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写?(板书21)说明1个2就是2所以21=2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
(板书:一二得二)
2个翘翘板上坐几个人?(4个)现在有几个2?乘法算式怎么写?(22=4)联系乘法算式22引出乘法口诀:二二得四。
想想:12=你用哪一句口诀?
2、情景二、玩荡秋千
1只秋千上坐3人。两只秋千坐6人,1个3是3,2个3是6,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谁能编2句乘法口诀?
板书(一三得三二三得六)3个3是多少?乘法算式怎么写?你能编成一句乘法口诀吗?(小组互相说一说)
板书:三三得九想一想:13=23=
你用哪一句口诀?
小结:上面编的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都叫3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表示求几个3相加得多少。
3、情景三:小朋友坐火车一节车厢坐4人,2节车厢坐几个?3节呢?4节呢?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车厢的个数1234
人数4
1个42个4相加3个4相加4个4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列?板书:41=4,42=8,
43=12,44=16
交流:你可以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想一想:
14=24=34=
口算说说你想的是哪一句口诀?
4、试一试11=1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你会编吗?
板书:一一得一。
二、形成应用
1、读读2、3、4的乘法口诀。
2、课本第75页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独立完成。第2题
你能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吗?它们用是是哪一句口诀?让学生领会到依据一句口诀能列两道乘法算式。
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辅导差生。
3、游戏
找朋友。小朋友手中拿有1-4的乘法算式,老师拿出一张口诀卡,拿着相关算式的同学站起来,就是它的好朋友
三、小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那么在游乐园里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说说你对今天的表现满意吗?(鼓励学生相互评价,筧评价)
四、课堂作业课本第75页1、2、3、4题。
一、板书设计
2、3、4的乘法口??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11=一一得??
21=2一二得二
22=4二二得四
13=3一三得三
23=6二三得六
33=9三三得九
14=4一四得四
24=8二四得八
34=12三四十二
44=16四四十六二、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2、3、4的乘法口诀练习
教学内容
2、3、4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本第76页第5-10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熟记2、3、4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
运用2、3、4的乘法口诀计算
教学准备
cai课件。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复习
1、背一背:采取游戏形式,背2、3、4的乘法口诀。
小组背男、女生背独立背背完后,交流你是怎样记住的?
2、说一说:这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二三得六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3、算一算:(出示口算卡片)31=23=41=22=14=
43=24=33=
二、拓展。
1、课本第76页第8题,学生独立填写。
2、第9题
44444444444444
3□=□□4=□□□=4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答案不止一种,鼓励学生想出不同填法。
3、投影显示第10题图片。
(1)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游乐场玩)
(2)玩碰碰车的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乘法算式吗?(23=6)
(3)小组交流你还能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列出乘法算式吗?
引导学生提出3架飞机共坐几个小朋友?2架吊桥共有多少人等问题。并列出算式33=9和42=8。
(4)根据所提问题,学生在书上写答案。
三、自我评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还有什么疑问需要大家帮助解决?
四、课堂作业课本第76页第5、6、7题。
6-9乘法口诀教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