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写事迹材料时我们要尽可能地让人们感受到其中的震撼力量,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大家在撰写事迹材料时不应当夹杂个人情感色彩,下面是优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好儿媳事迹材料7篇,感谢您的参阅。
好儿媳事迹材料篇1
我九二年漯河师范毕业参加工作,九四年元旦嫁到婆家,算来已有十六年了。公公婆婆都是市郊的农民,现在已经七十多岁。十六年来我和公公婆婆一直住在一起。十几年的共同生活使本来不曾认识的婆媳产生了浓浓的亲情,由刚结婚时的不适应,发展到相濡以沫,靠的是我和婆婆的相互宽容,我和丈夫几乎是白手起家,结婚、生孩子、建房子婆家没能力管,看到别人婆家为其买的房子,我心理也曾经不平衡过,但天生菩萨心肠的我看到公公婆婆年迈的身体、亲切的笑容,就不忍心抱怨什么了,二零零年我儿子出生时,老人给孙子五百元钱,我又让他们拿走四百,剩下一张作为婴儿的见面礼,我想:我们物质生活不富有,我们还可以拥有宝贵的精神生活,一家人和和睦睦地生活,也可以过得赛过神仙。再说,我和丈夫都有工资,虽说撑不着但也饿不死。当九几年我月工资四五百元时,总是二十、五十地给婆婆钱,让她串亲戚,逛庙会。有人说:天下的婆媳关系最难处,是一对天生的矛盾无法解决。我就从来不这么认为,而且在与公婆的相处我付出了,中得到很多很多的温暖。其实公婆对我特别好,她是一位地道的农村妇女,思想很简单,对外界事物懂得很少,只晓得天天骑着三轮车下地干活,回家做做家务活。当然,我也努力去做她的好儿媳。在生活日常开支上,我尽可能地合理安排,克勤克俭,该花的一定花,不该花的从不浪费。消费水平尽量和两位老人保持一个水平线。偶尔从街上买来奢侈品,给他们报价时也是大打折扣。当老人头痛脑热时,我就抽时间带他们去医院看并拿药。我感觉我和公婆的关系特别好,有时我和丈夫有小毛病时公公也是毫不客气地批评我们。但我理解到的不是那不好听的话语而是他对我们的关心。
在日常生活上我特别注意老人的心理需求,闲时陪她们说说话回忆回忆以前的事情,还给她们讲解电视中的新闻,并买来些古装戏及现代戏光碟丰富他们的生活,通过看电视、聊天沟通,老人对现实中的事情的认识水平基本和现代人差不多。当我骑着电动车带着老人孩子外出走亲戚,逛庙会,逛漯河食品节时,邻居们羡慕的眼光让两位老人充满了自豪感。
在姑嫂关系中,我特别注意对两位姐姐的态度。她们对我这个兄弟媳妇很亲,我也总是在节假日做好吃的请她们来,全家大人小孩,尽想天伦之乐,虽说一顿饭下来,累得我腰酸背痛脖子疼,但我觉得我的付出换来了全家人的快乐,很值得。
这些年,我所做的事情中有两件大事最让两位老人满意。第一件是06年我倡导和参与了旧房翻新工程,新房修建持续了一年多,07年暑假我和丈夫趁沙河边旧房拆迁之际,买了许多经济实用的建房材料,两层的楼房建成只花了三万多块钱。其间虽说我们出了力,流了汗,脸晒黑了,手粗糙了。但换来了全家人住上新房的幸福感觉,婆婆公公在亲朋好友面前表述我的功劳的时候,很多人说:“以后我儿子如果也能找到一个当老师的媳妇,那可是我烧高香了。”这让我感受到了有知识、懂道理原来如此受益,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生的乐趣。第二件事就是催促婆婆有病提前上医院。婆婆有时思想很顽固,特别是怕看医生,有小病时不吭声,不等到病急坚决不就医,08年春天的一天,她说左胳膊疼,全家人以为是盖房的时候累的,又过几天,她说腿疼,我就问她是不是左腿,当她说是的时候,我意识到同一侧的肢体疼痛有可能是脑血管病,让她去医院检查,她说什么也不去,并一再说没什么大不了的病,我让丈夫做她的思想工作。最后,在丈夫的逼迫下她才同意去检查。结果一检查,医生说是大脑中小血管梗塞。如果不及时输液,慢慢就会发展成为偏瘫,婆婆听后吓哭了。在医院住了二十多天,身体完全康复。在医院期间,因为两位姐姐事忙没经常守候,同病房的人都以为我是她闺女呢。
我相信,有付出就有回报,家庭中琐碎小事很多,只要你爱自己的丈夫,就一定要爱他的家人,因为是他的父母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为你准备了你的另一半。你是公公婆婆劳动的最直接的收益者。如果为一些小事在乎太多,丈夫只能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反过来会大大地影响两个人的关系,幸福就会离两人越来越远。所以,我劝告天下媳妇们:怀揣一条博爱的绳子,你将会栓住爱情和幸福。
以上就是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心得和感触,别的方面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虽然大家都推举我当这个“好媳妇”,但我也认为自己在很多地方也存在很多不足。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反思。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对学生,对亲人、对同事、对他人撒播爱的种子,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
好儿媳事迹材料篇2
2003年她与丈夫结婚,一向孝敬公婆,被左邻右舍交口称赞。不幸的是公公于2006年十月查出患有肺癌,公公病情发展的很快,没过多久就不能进食了,为了能让公公能够多维持些日子,也为了减轻婆婆的负担,她每日在工作之余抽空回家为公公做可口的粥饭,和婆婆一齐一口一口喂公公吃饭,让本已神志不清的公公留下了两行眼泪。不久公公去世了,她们一家三口便和婆婆住在了一齐,婆媳俩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没隔一年,婆婆的大儿子和儿媳妇也不幸遇害,白发人送黑发人,婆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让她一时承受不起,无疑是雪上加霜,终日以泪洗面,还常常会说一些自暴自弃的话语,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是她整日陪在婆婆身边耐心地开导她、服侍她,让她的内心重获自信。在日常生活中,她很重视老人心理需求,一有时间就陪婆婆聊天,婆婆的亲戚朋友来了,她总是热情招待,遇到与婆婆有分歧的事情,她总是心平气和地和婆婆沟通交流、消除隔阂。每次外出买东西,看到适宜的总会给婆婆带一份,明白婆婆的要不好,她就迫不及待的跑去超市为老人家买按摩器和足浴盆。这些年来,婆婆的饮食起居都有她一人服侍,同龄的老太太经常开玩笑的逗她“一看你就不像在儿媳妇跟前受委屈的,穿得好,脸色也好!”她会高兴的说:“我这个小媳妇啊,比女儿还贴心!”
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就是两人之间的沟通十分到位,他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地聊天。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情上,夫妻能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版每件大事双方都心境舒畅。他们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不铺张浪费。培养孩子上学以及其它生活琐碎事情很少让丈夫操心,让丈夫安心工作。
作为一个母亲,孩子说:她是我最好的教师。以往学过教育学的她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子女。儿子从小到大,他没有过多的唠叨,而是用自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儿子。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小小年纪就充满了孝心、爱心、上进心。每次买了儿子最喜欢的东西,儿子就先给奶奶吃,奶奶不吃就硬往嘴里塞,还学着电视上的说“家有一老是一宝”。
别人的星期天一般都是调养精神,吃喝玩乐的一天。而她的星期天确实七天中最忙活的一天。接送孩子上第二课堂、陪婆婆逛菜市场、做可口的饭菜......她丈夫深有感触的说“是媳妇给了他家人的温暖和幸福,他是我们家的调和剂,她为家里付出的太多了!”而她却乐呵呵的深感知足和欣慰,他认为做一个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家兴、人旺、工作顺就是自我最大的幸福。
好儿媳事迹材料篇3
如果不是早闻好儿媳尽心照顾,婆婆卧床十七年还生活得幸福,真是难以相信,在我们走进婆婆的卧室,看到一位仰躺在床上的老太太,眼睛运转正常,脸色红润,头发纹丝不,卧室的各种用具摆放井井有条。一个卧床一十七年的病室,没有闻到半点异常气味。
老太太叫__,县机械厂退休工人,今年80岁,育有一女二子。32岁那年,其夫去世,为了孩子,她终身守寡,独自将3个孩子拉扯长大。过度的劳累,使她身体透支,55岁就患了中风,一十七年来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俗话说,长病床前无孝子。可作为长媳的__,从嫁给丈夫那一刻起,就自觉担起照顾婆婆的责任。作为一名审计干部,工作很忙,工作很累,作为一名审计科室的负责人,责任重大,要求更高。为了确保婆婆的吃喝起居正常,做到照顾与工作两不误。__与未上班的姑姑商量好,轮换着全力照顾好婆婆。平常由__在家照顾,外出审计或审计工作忙时,就由姑姑照顾。婆婆卧床一十七年,儿媳尽心照顾一十七年。
2000年,__右手右脚突然不能动,吃喝拉撒全靠人照料,__与丈夫便每晚轮换着陪母亲睡,每半小时左右起来一次,搀扶母亲起来解手。有时母亲没解好就要上床,弄脏了衣服,__就细心地为她洗抹换衣……这样病人,已没有心疼子女的意识,脾气暴躁,只知道不舒服就吼,智力还不如3岁孩子。但是__总是不厌其烦,虽然每晚累计起来也睡不到3外小时。
2012年10月,__突然不能说话,只能用眼睛表示自己的思想。__与姑姑每天轮换着守在婆婆床前深情呼唤,精心护理,感动苍天,竞然让闭言25天的婆婆开口说话了。
随着年事益高,多年卧床,__的手脚也无力了,__一个人抱不动婆婆,便请人帮忙,全力帮助她。最近两年,为了更好的照顾婆婆,__与丈夫实行了明确的分工,一个负责抱动,一个负责洗抹,
一个主内,一个主外。__除了审计工作,几乎是大门不出,每天寸步不离的守着婆婆。衣服,床被弄脏了,随时换洗。__瘫痪17年,在一家人的照顾下,从没有生过褥疮。
给中风老人喂食是件麻烦事,病情严重时要先撬开老人的嘴,再用汤匙喂汤,__的咀嚼能力非常差,几乎只能吃软食。为了给婆婆增加营养,__每天保证给老人吃一个鸡蛋,喝一次骨头汤,__每年要住院几次,一家人就合力到医院照看。
虽然照顾婆婆化去了太多的精力,但从没有影响到的审计工作。__在审计工作三十二年,一直做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当科室负责人也有十三年了,她总是能带领科室人员出色完成各项审计工作任务。个人先后多次被县政府和审计机关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
2013年__发高烧,心率衰竭,再次住进了医院。主管医生说这次老人家恐怕难保命了,然而,经过医生78天的治疗,特别是__和姑姑的精心调养,__又安全的出院了。主治医生对__说我们真佩服你这个好媳妇,也衷心祝福你婆婆有你这么个好媳妇。你婆婆在这几十天里能起死回生,并且精神越来越好,实践证明精心调养也能让人延年益寿。
今天,__的婆婆__老人还幸福地生活在自己的卧室里。
以上是小编为您讲解的最美儿媳先进事迹材料2500字左右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作文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可圈可点网。
日前,____镇妇联、文明办、计生协会联合举行了"最美____人·最美儿媳"颁奖大会,____村青河组农民____榜上有名。
____是一个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妇。从1990年起至今,她几十年如一日操持家务,悉心照顾婆婆、教育孩子成才、支持丈夫事业……,一件件、一桩桩好人好事,邻里和乡亲们都能如数家珍,枚不胜举。如今,村民们都这样称赞:____--"最美儿媳"撑起一片有情天。
悉心照顾婆婆二十年
"好媳妇"说起来轻松,可是做好却并不容易,要付出很多、很多。做儿子的总是有些粗心,自己婆婆今年90岁高龄,双目失明长达20余年。自古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在这长达20多年里,____总是无怨无悔,对待婆婆关怀倍加,无微不至。无论是风里来,还是雨里去,她都陪同在老人家身边,没有出过远门,经常拉拉家常,说说心里话,不让婆婆孤独寂寞。每天亲自给老人家做可口的饭菜,还帮助洗脸、洗澡、洗衣服,尤其逢老人家过生日或过节的时候,都给婆婆买点礼物,让老人家高兴高兴。记得2016年3月,婆婆因风寒引发哮喘,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一进医院门,就是二十多天,____自始至终守候在婆婆病床,忙前忙后,没有眨一下眼皮。为了减轻婆婆卧床的痛苦,她定时为老人家翻身,捶捶背抓抓痒,还按时喂水吃药、接大小便,帮助老人家洗澡、擦身换衣。由于她的精心照料,婆婆顺利地康复出院。当人们谈起儿媳的时候,婆婆逢人便夸奖地说:"像我双目失明多年,如果不是儿媳的悉心照料,早已到阎王爷哪里去报到了。这些年来,儿媳为我付出了许多,她比亲生儿子和闺女都还要亲啊!"
教育孩子成才有方
____不仅善待老人,而且非常疼爱子女。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要求他们学会做人,成长后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做一名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____说:在过去,因为兄弟姐妹多,初中没读完,就回家种地,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到了自己的下一代,无论如何不能苦了孩子,宁可自己再苦再累一点,也要千方设百法让孩子多读点书。功夫不负苦心人,两个孩子如愿考上了大学,一个考取了安徽黄山学院,一个考取了安徽师范大学。全村的老百姓为她的一对儿女,有那样勤奋好学的精神,所感动和羡慕。但是,谁知道____吃了多少苦头呢。仅说一说孩子们上大学时期的学杂费和生活费,每个学期两个孩子加起来接近4万元左右,做为一个庄户农家,哪里支付得起。开学时,不是东家借,就是西家凑,几年下来,她家庭负债10余万元,实在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几年,她省吃俭用供孩子们读书,连一件象样的衣服都没有买过穿过,更不用说项链、耳环等贵重物品。如今,两个孩子大学毕业了,顺利地找到一份工作,其中女儿考取了公务员,在税务部门上班,并在单位里入了党。孩子们没有辜负父母的教诲,有出息了,用他们学习的知识去努力建设美好安徽,去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____高兴地说:"穷莫丢书,富莫丢猪,只有舍得,才有回报。"
热心支持丈夫的事业
丈夫____,是一名村级基层干部,过去担任____村村委会主任,2004年撤乡并村,担任____村村党总支部副书记,从事农村基层工作25年。为做好村级工作,____总是事事带头作表率。记得2014年,全县实行殡葬改革,____毫不犹豫,在全村带头将老母亲的棺木交到村里进行破除,用实际行动感化了周围的群众,顺利地推动了全村殡葬改革有序有力开展。
近年来,扶贫攻坚成为村级工作的主战场。____充分发挥自己一技之长,2014年成立了____村保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200余亩,种植灵芝、茯苓、桔梗、丹参、苍术等名贵中药材。通过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新模式,统一为贫困户提供种苗、技术指导、订单销售、企业担保,将农村丰富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种药材特色种植,带领大家抱团创市场,共同走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如本组村民赵旺民,全家4个贫困人口,其中母亲患精神病、孩子读大学,夫妇俩不能出门打工,是全村有名的贫困户。2016年,____结对帮扶他们,多次上门征求意见后,制订了有效的帮扶措施。合作社免费提供赵旺民种苗、技术,还为他担保了5万元的小额信贷,一下子,赵旺民增强了脱贫的信心。经过一年的精心耕作和管理,当年赵旺民实现种植中药材收入3万多元,率先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像赵旺民这样的贫困户,____保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带动了周边贫困户38户156人,如胡知茂、胡知文、吴承雨、吴承友、吴洽先等等,他带领乡邻共同致富,在当地传为佳话。"丈夫做为一名村干部,就要为乡亲们多做点好事、实事。"____坦然地说。这些年来,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家庭中,她从没有拖过丈夫的后腿,只要对群众有利的事,都热心地支持丈夫去干好。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至贤之德可化乡风。____的事迹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多次被市、县、乡镇授予"文明幸福之星"、"诚实守信之星"、"科技致富之星"、"五好家庭之星"、"遵纪守法之星"……。每一颗星的背后,都讲述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催人奋进,砥砺前行,村民们都争相学习,纷纷都为"最美儿媳"____点个赞。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5篇《最美儿媳先进事迹材料2500字左右》,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好儿媳事迹材料篇4
xx,家住马家村大房东屯,今年58岁,与丈夫刘文科结婚30多年,一直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一边照顾公婆一边开创自己的事业,靠自己的努力开办了一个缫丝厂,多年来一家人是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受到邻里的广泛好评,被评为十星级文明家庭。
她公公至今已去逝十多年了,老人在世的时候,xx就精心照料他,公公生病,脚上的皮肤溃烂得不成样子,帮他清洗脚上创面的时候,公公问她:“这伤口是不是有臭味啊,俺儿子进屋都说有一股儿味儿。”而她总是笑笑说:“不臭。”然而,怎么能不臭呢?但是臭也得忍着,不能表现出来让老人跟着心里难受,就这样她一直把公爹伺候到过世。 婆婆现在80多岁了,患直肠癌十年,初期经手术治疗,病情大有好转,生活基本能自理。但从20xx年1月份到现在,她的病情又加重了,卧病在床,生活就不能自理了,大小便没有知觉,生活起居全靠她一个人照顾。xx家开缫丝厂,每天早晨四点来钟就得为来上班的工人做早饭,但是每天她都坚持先给婆婆做早饭,煮两个好嚼又有营养的荷包蛋,然后用羹匙一口一口喂婆婆吃,看着婆婆吃饱了,在去给工人张罗饭菜。一天三顿饭,她都坚持先给婆婆喂饭,再给工人做饭,天天如此。
侍候老人不单单是给她一顿饭一件衣裳那么简单,最难的还是给老人擦洗,收拾屎尿。婆婆卧病在床,大小便根本就没有知觉,拉尿在裤子里那是常有的事,不但气味熏人,而且一收拾准的弄得满手都是屎尿的,最多一天她给婆婆擦过7次大便,她委屈的哭了,但她从来没有责备过婆婆,没少给她擦洗收拾,也没少喂过她一顿饭。她小姑子在庄河一家养老中心干活,她看她这样侍候老人太辛苦,心疼的对她说:“嫂子,老人不能吃太多,不运动,吸收不好,大便次数就会增多。”而她却觉得,跟婆婆生活在一起30多年了,从她嫁过来起就一直把她当母亲对待,跟她建立了很深的.婆媳感情,要是少喂婆婆点饭吃,看她吃不饱,她就会很心疼,只要婆婆能吃饱饭,吃得好吃得开心,她心里就踏实了,多擦几次大便辛苦点又算得了什么呢?自从婆婆生活不能自理,她坚持每天都给她洗2-3次手,经常给她洗头、洗床单、换洗衣服,每天最少给她换尿不湿3次,费用达10多元钱。
在她的照料下,婆婆卧病在床这么长时间,身上从没生过褥疮。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人病时间长了,就不招儿孙待见了,但是她却觉得照顾婆婆越久,心里越是牵挂她,越是放不下。今年2月份,她姐姐因病去逝,她去姐姐 家帮忙料理后事,但是心里始终放不下婆婆,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她不在家她怎么办呢,谁照顾她吃饭,谁照顾她大小便,能照顾得好吗?勉强在姐姐家住了一宿,第二天早晨一大早她就给她爱人打电话,问婆婆早晨怎么办,谁照顾她吃早饭,谁给她收拾屎尿?她爱人说她不在家他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她一听就更不放心了,马上让丈夫开车接她回家,给婆婆做饭收拾屎尿,收拾停当之后才去姐姐家帮忙。她爱人一共兄弟姊妹9人,他三哥看她很辛苦,要帮她雇一个保姆照顾婆婆,她没有答应,不是心疼钱,就是觉得老人跟她在一起那么长时间,就跟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她要用自己的孝心来回报她,悉心照料她,让她幸福的渡过自己的余生。
好儿媳事迹材料篇5
日前,仙居县安岭乡非遗项目“十八罗汉”、畲族舞蹈、婺剧等特色民俗节目表演,让广大父老乡亲们大饱眼福,偏远山乡热闹非凡,来庆贺评选出的10位“最美儿媳”、10位“模范儿媳”、13位“好儿媳”和“最佳人气儿媳”并为她们颁发“最美”荣誉证书,标志着该乡第二届“最美儿媳”评选圆满落幕。
通过这样的活动,促进乡风文明、弘扬家庭美德、凝聚社会正能量,推进乡村振兴。在“最美儿媳”身上所展现出的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这是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该乡11月中旬开展“最美儿媳”评选活动,以弘扬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风。活动自启动以来,通过入户寻找、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网络投票、集中评选等方式,从全乡范围内寻找在照顾赡养老人方面有突出感人的事迹的“最美儿媳”、“模范儿媳”、和“好儿媳”。叶仙兰等10名孝顺勤俭的女性,被评为全乡十大“最美儿媳”。李秋凤等10位尊老爱老的女性,被评为全乡十大“模范儿媳”。她们敬老爱老尊老,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科学教子,妯娌、姑嫂、邻里间相互尊重,感情融洽,言行受到群众一致称赞。坚持孝敬长辈,勤俭持家,团结妯娌,和睦乡邻。
据悉,该活动由安岭乡政府、安岭乡贤联谊会联合举办,已连续举办二届。通过开展“最美儿媳”评选,旨在宣传身边的优秀典型,深化“慈孝安岭”、“文明安岭”建设,在全乡范围内形成“人人有孝心、人人行善举、人人争孝星”的良好氛围,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乡村振兴,使慈孝之风、文明之花在山乡安岭竞相绽放。
好儿媳事迹材料篇6
今年45岁的邱爱是纺织东一条街22楼的一名普通妇女,她十几年如一日,热心伺候婆婆的感人事迹深受邻居的赞扬及好评,人们提起她没有一个不夸她是孝敬婆婆的好媳妇。
今年80岁高龄的婆婆原是纺织东一条的居委干部,因脑梗行动不便,卧床在家。年富力强的邱爱在家最小却毅然担负起了照顾婆婆的重担。生活困难,从没怨言。用她那瘦弱的身体一刻也不停地忙碌着,全心全意照顾久病在床的婆婆。
天有不测风云,婆婆在今年年初检查出了小脑萎缩,严重贫血等症状,全家多次寻医给婆婆治病,但效果都不太好,面对病情,婆婆感到打击很大,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邱爱看出了婆婆的心情,就天天陪在婆婆的病床前陪他聊天,开导婆婆坚强起来,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给婆婆打比方,还常对婆婆说‘你一定要战胜病魔,有我们和你在一起,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照顾你陪伴你’邱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执着的挑起了伺候老人的重担,今年,她为了贴补家用,还找到了工作,上起了班,她一面工作一面操持家务,伺候老人,在忙里忙外的同时,他抱着治好婆婆病的希望,四处投医问药给老人治病,婆婆住院期间她亲自护理平时按时给婆婆服药,合理安排婆婆的生活,饮食起居精心照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亲自扶婆婆上厕所大小便,亲自给婆婆换衣服,梳头,洗脸,端茶倒水,她千方百计让婆婆吃好,住好,使婆婆开心,每周她定期给婆婆洗头,洗脚,剪指甲,洗衣服,被褥,勤洗勤换。即使遇到工作繁忙,她仍抽空坐在床边陪婆婆聊天,就这样他热心伺候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
为了能让婆婆早日康复,邱爱咨询了很多医务人员,掌握了不少护理知识,通过多年来的精心照顾,目前婆婆病情和精神状态大有好转。来探视婆婆的亲属都说‘多亏了邱爱的悉心照顾’邱爱每次都腼腆的笑着说‘孝敬婆婆是我份内的事’
生活中这样的细节还很多,不少人问她‘你为什么这样孝敬婆婆’邱爱回答说‘婆婆早年丧夫,为教育丈夫成人受尽了苦,我们晚辈应当照顾好老人,让老人家多活几年,才能对得起她,我心里才觉得踏实些,好受些’这就是质朴、善良的邱爱!
好儿媳事迹材料篇7
xxx,现年54岁,中共党员,阆中市城北小学校教师。一九七七年八月参工,曾在天宫一小、飞凤二小、裕华小学、白塔小学任教,一九九0年九月调入阆中市城北小学任教至今。曾多次荣获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优秀班主任、"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多年担任学校女工委主任、年级组长。从教三十三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三十三年。
百善孝为先。
作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民教师,赵秀华不仅是家长和学生喜爱的老师,同事敬爱敬重的好大姐,丈夫心头永恒的好妻子,更是公公和婆婆无法割舍的好儿媳。
作为好儿媳,赵秀华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没有振聋发聩的表白,不发豪言壮语,不要宣传报道。她以一个典型的东方女性的心态,埋头做着她认为该做的事,把"孝"字深深地刻写在自己的字典里,抒写着"孝"的朴实与无华。
一九九八年夏,赵秀华的婆婆突发脑溢血,在住院的三十多天里,赵秀华和丈夫轮流照顾,喂药、喂水、喂饭,梳头、洗脸、洗脚,端倒便盆、擦洗身子……三十多个日夜,赵秀华曾多次中暑而呕吐、发煤或晕倒,但她从耽误过一次,她默默无闻的行为,深深感染着同病房所有的人,感染着医生和护士,曾一度被医院传为佳话。
出院后,赵秀华的婆婆留下了后遗症,半身瘫痪,说话口吃、手脚僵硬,吃饭、穿衣、梳头、起床这些最简单的事都不能自理。于是,赵秀华开始担负起了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繁琐的护理工作。无论是日复一日的端汤送水、洗脸洗脚、揉肩捶背,还是每周一次的洗头洗澡、擦身换衣等,赵秀华都从未落下过一次,也从未说过一句怨言。婆婆的手脚指甲都是灰指甲,很硬很臭,赵秀华每月都要给她修剪一次,之前都先用温盐开水将婆婆的手或脚浸泡半个多小时,待指甲或趾甲软了后,她才用剪刀慢慢地、细心地一个一个的修剪。握剪刀的肌肉发红了、关节发肿了,她没叫苦,没说累,一如既往地重复着看似简单然而却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小事情,大写着人间的至孝真情。
看着婆婆表达不准确,生活无法自理,难过又痛苦的样子,赵秀华心疼极了。她经常寻医问药,四处奔波,只要听说哪家医院能治婆婆的病,不管多远,她都带想办法让婆婆去看。只要对婆婆病情有疗效的药,不管多贵,她都挖空心思买来给婆婆服用。
年轻时非常能干的婆婆知道自己半身不遂,起不了床,虽然有孝顺的儿媳侍候着,但想着就这样成了家里人的拖累,看着一天天消瘦下去的儿媳妇,她逐渐消沉,愁眉不展,茶饭不思。赵秀华看到婆婆这样,便丈夫商量,发动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以及婆婆能谈得来的人,让他们跟婆婆谈心,帮她走出阴影。就这样,下班后,赵秀华把又一天的趣闻趣事讲给婆婆听。婆婆失眠症发作时,她在身边一遍又一遍哼唱着婆婆爱听的小曲直至她入眠。周末,她还让孩子陪婆婆说话,给她讲笑话,让她开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婆婆终于又树立了生活的信心。
长时间和睦相处,赵秀华同婆婆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一样的性格、相同的爱好、喜欢一样的颜色等。婆婆常对邻里说"这是修了几辈子的福气,我才有了这么个好媳妇,我这个大媳妇就是我的女儿啊!"几十年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红过脸,发生过争执。耳濡目染,孩子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或奶奶的生日都要给买上点小礼物。
经过赵秀华的精心护理,婆婆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慢慢地,她能下地做一些简单的活动了,言语也逐渐清晰起来,还可以和邻居聊天了,家里又有了欢乐的笑声。南街上的居民都夸赵秀华孝顺,她总是不好意思的笑一笑,淡淡地说:"人都有老的时候,我这么做都是应该的。"
赵秀华是这样理解"孝顺"的:花钱为老人买喜欢吃的、喜欢喝的、喜欢用的东西叫"孝",让老人不怀疑、不生气、不担心叫"顺"。一处四季珍复秋冬,赵秀华总让公公和婆婆吃得开开心心,穿得干干净净。
在古老的南街周边,大家都知道赵秀华的名字,婆媳如同母女,婆婆叫她从不叫大名,总是亲切地、甜甜地叫"华华"。"一个做儿媳的能得到婆婆这样的疼爱,是一种特别的荣耀和幸福。"赵秀华这样真切地坦露着自己的心声。
二00四年三月,公公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生活无法自理,出门后根本就回不了家。有一天,公公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离家出走了。下午下班后,赵秀华回到家后才知道。她饿着肚子,拖着疲惫的身体四处寻找,一直找到晚上十点多钟都不见人影。在全家人大失所望的时候,西城派出所的民警通知到文成派出所领人。当一家人把全身湿透、神志愰惚、全身是泥的老人带回家,赵秀华和丈夫给公公洗完澡、换好衣服、吃过饭后,已是深夜十二点了。自此,老人的身边就没有离开过人。二00五年九月,公公又一次不注意离家出走了。这次出走,致使老人大腿跟部骨折。从此以后,公公就只有在床上治疗和生活了。每一天,赵秀华和丈夫都轮流要给他喂饭、洗脸、接便。老人不能端碗吃饭,她就一口一口地喂,为了减轻老人长时间一个姿势卧床的痛苦,她就定时为老人翻身、擦洗身体。有时公公大小便失禁,弄脏了被褥,她就立即去清洗。邻里常称赞说:赵秀华是真孝顺,她是公公、婆婆的女儿,真不愧是读过书的人。
赵秀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种大爱的意义。孝顺是一种储蓄,期限到了,总是能兑付的。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尊敬老人,就是尊敬自己。
赵秀华热爱工作、无私奉献,忠于爱情、勤俭持家,尊老敬老、任劳任怨,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人民教师,同时,更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好妻子、好儿媳,她为传承传统文化、创建文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迎风而歌!
好儿媳事迹材料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