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是我们用于记录任务事迹的书面文体,撰写事迹材料保持真实客观的原则至关重要,下面是优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楼长先进事迹范文参考5篇,感谢您的参阅。
楼长先进事迹范文篇1
飞鸟、游鱼、走兽不同路,山水不相逢。思想境界不同,所做的事迹就不相同。其中,我最敬佩的是张桂梅。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
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
我们学习她,学习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
我们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作为——名奋斗在玉溪元江山区的教师,张桂梅是我学习的楷模,我将以她为样,努力做到努力工作,爱生如子,把一—颗红心贡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楼长先进事迹范文篇2
xx,女,1983年11月出生,20xx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20xx年任基础部党支部组织委员以来,积极主动协助支部书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任劳任怨、勤奋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为基础教学部党建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尽到了一名党务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一、求真务实,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党建工作者,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恪尽职守、竭诚奉献、辛勤工作,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事事、处处、时时都以党员的条件来严格要求自己,以党员的标准来约束自己,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大力宣传中共中央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思想,加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发扬党的群众路线,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提高了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
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党员形象
在日常生活和平时的工作中,坚持不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用科学的发展观来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平时的工作中,时时刻刻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积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把每一位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树立自我的人格魅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加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
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党建业务方面的文件,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有很大提高,充分认识到,党的理论是指导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力量的.源泉、行动的指南。通过学习,提高了继续革命的觉悟,提高工作的活力,拓宽视野,为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打下坚实的理论根基。在做好个人学习的同时,本人还认真组织支部广大党员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等多种办法,组织大家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深刻剖析自我,认真整改问题。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提高了自身的理论修养,也增强了党支部的团结,为搞好党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热爱岗位,倾心工作
热爱教育事业,在本职工作中,能注意用爱心影响学生,用真心沟通家长,用耐心教给学生知识,使学生不但学会学习,更懂得如何做人。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我深刻体验到:做一名党员教师肩负的是责任和使命,要在平凡的岗位上不负使命,必须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热爱岗位、热爱学生、热爱家长,热爱周围一切美好的事物。乐观向上,孜孜以求。对待学生,我一视同仁,在学习上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他们人人都有进步。在生活上,我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嘘寒问暖,从细节上去关爱学生。真挚的师爱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也得到了家长对我工作的支持。
总之,在各项工作中,本人能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组织支部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各项活动,在思想上与行动上、组织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起到了一名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出色地完成党赋予党务工作者的光荣任务,为党务工作和党的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和优异成绩。多次评为邓城镇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虽然一年来,在中心校党总支和学校党支部的帮助和支持下,我所负责的各项党务工作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但我感觉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因此,我要不断更新和明确工作思路,改革和创新工作方法,把新时期党建党务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为争创一流的党支部而努力。
楼长先进事迹范文篇3
廖俊波是福建浦城人,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前后担任福建省邵武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南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2011年任政和县县委书记,2015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凡是他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只要提起廖俊波,人们都有说不完的敬重。
“廖书记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去基层的路上。”廖俊波任政和县委书记时,面对贫困县、革命老区、经济发展长期全省倒数第一的政和,没有打退堂鼓,没有掉头而走,没有庸庸碌碌当个太平官。相反,初到政和,廖俊波就主动带头,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调研,召集全县200名副科级以上单位负责人开了三天的经济社会发展务虚会,思考谈论政和发展出路何在。
“赚钱的留给农民,不赚钱的基础配套等项目就由我们来做。”在经过实地调研和会议讨论后,廖俊波主动带头,扑下身去,率领全县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经常深入基层一线,2012年政和同心经济开发区建设之初,为考察地形,廖俊波和同事穿着长筒雨鞋踩进烂泥田拔不出来;几十年如一日,舍小家、为大家,每年春节期间,廖俊波都到群众家中,和群众促膝长谈,商讨发展大计,家人想和他吃顿年夜饭都不容易。
他以“砍柴虽苦,却要迎难而上;披荆斩棘,必将豁然开朗”的胆魄,率领政和干部群众开拓进取、苦干实干,硬是让这个长期处于全省末位的扶贫开发重点县变成连续三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累计减贫3万多人,财政总收入从2010年的1.6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4.9亿元,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均实现翻番。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他把大事小情想到群众心底里,干到群众心坎上,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就是这样的求真务实,让政和的百姓记住了这位无私奉献、廉洁奉公的廖俊波书记。
郡县治则天下安,廖俊波坚持务实为民、敢于担当、甘为人梯,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出师未捷身先死。”廖书记走了,带着未尽的事业离去了,但是他的精神没有离开,而是化为一盏明灯,为无数党员干部照亮前行的路。
楼长先进事迹范文篇4
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的精神,并没有随着她的生命一同消逝,而是化成值得人们永远铭记的榜样,为扶贫事业道路上的后来者照亮前进的方向,更为广大青年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同人民一起奋斗,同人民一起前进坚定了信心,鼓舞了斗志。 坚定信念,信了就不能打折。一个人能走多远,不要问他的双脚,而要问他的志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青年人要坚定理想信念,强调信心、信念的重要意义。黄文秀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成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面对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她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缨到乐业县偏远的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面对他人的不解和疑惑,她说“我们党是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幸福的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就是我的使命。”在她眼中, 理想信念是一辈子的事,这句话绝不是口号,信了就要一心想着为党为人民而战,是终其一生的任务,更是不能打折扣的担当。
勇于担当,冲锋就不能撤退。黄文秀曾对朋友说:“长征中,战士死都不怕,在扶贫路上,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前行?”“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不获全胜,绝不收兵!”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一年时间,百坭村的贫困发生率由22.88%降至2.71%,实现了贫困户户户有致富门路,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这些成绩,有她不畏艰辛的付出和深沉的热爱,更是她积极作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硕果,既然选择了,就没有退路,只能勇敢面对,勇往直前,面对失败和困难时,她掉过眼泪,但没有说过放弃,在她的人生词典里没有撤退、没有后悔,作为一名党员,黄文秀从来不曾把自己的努力拔到太高的位置,她只是脚踏实地做着使命感促使自己去做的事。
楼长先进事迹范文篇5
xxx自20xx年9月份任xx物业部维修中心副主任以来,把干好本职工作作为人生的崇高追求,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勤奋努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东兴物业部“四保四供”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做出了较大贡献。
一、创新管理、悉心钻研,确保冬季稳定供暖
维修中心担负着xx辖区供暖、上下水、供电系统的设备运行及管道维修工作,供暖工作又是每年工作的重中之重。xxx身为维修中心的副主任,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么重要。每年8、9月份,他就提早深入现场,细心了解太华交换站的设备运行参数及运行状况,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就设备运行隐患,提出一系列整改措施,如:将补水系统改为双回路,以保证补水的稳定运行;对热交换器的冷凝水系统进行改造;在机房内增加换气扇、应急灯;对站内压力容器、安全阀进行校验等等,为太华站的正常运行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为了摸清整个生活区的管网、阀门以及私拉乱接情况,他亲自带队钻地沟、跑现场,全面掌握辖区管道、阀门的分布及完好情况,梳理问题,对腐蚀严重及薄弱管段组织人员提前进行内部检修,对辖区阀门进行保养更换,建立和完善了设备维修台帐,给管网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提供了准确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并且相继出台了维修中心《内部检修方案》、《更换阀门方案》、《供暖补水方案》、《供暖应急预案》等,由于动手早,措施好,从而保证了整个供暖期稳定运行。
20xx年11月下旬,热平衡工作趋于稳定,供暖工作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因堵塞造成部分管网循环不畅,个别单元、立厅暖气不热等方面。在他的.倡导下,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热网消缺组,集中力量迅速解决暖气不热问题。xxx身先士卒,吃苦在前,带领消缺组经过20余天的昼夜奋战,共处理不热户180余户,换管200多米,打卡子280余处,更换阀门52个,解决了多起突发爆管事件,而且有效地解决了生活区一些住户多年不热的老大难问题,多次收到用户真诚的感谢信。优质、高效的服务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评价,也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和认可。
二、忘我工作,默默奉献,做好挖潜增效工作
20xx年,受xxxx的影响,维修中心的可控费用大幅下降,而维修量比以前有所增大,针对这种情况,xxx能够引导职工充分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性和任务的艰巨性,一方面加强材料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发生,另一方面同时要求班组加强日常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隐患,遇到突发性爆管时做到反应迅速、措施到位、尽量缩小停水范围;各班组在检修过程中尽量以修代换,充分利用边角料,杜绝浪费;3月16日,曙光10栋中门上水支线管爆,dn80的铸铁上水管断裂,因铸铁管检修无法焊接,只能打铅口,难度大,费用高,以往均为外委项目,为了节省费用,xxx和大家一起蹲守在现场,查资料、想办法,首次采用哈夫节进行修复,短时间内恢复了供水,节省费用1000余元。经过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奋战,1―8月份共处理各种漏点800余项,辖区水电暖设施重复维修次数比往年同期减少三分之一,维修材料费用消耗比去年同期节约20余万元,仅热网阀门维修一项,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一半的工作量,节约费用两万余元。有效保障了辖区115栋住宅楼、9栋单身楼及诸多公用设施的供水、供暖需求,也为企业挖潜增效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身先士卒,吃苦在先,树立党员形象
到维修中心三年来,xxx没有休息过一个双休日、一个节假日,每次发生爆管、停电等突发性事件,只要工作需要,他都亲临现场。三年来,他随时处于备战状态,中午吃不上饭是常事,一干就是一个通宵也成了家常便饭。
20xx年6月18日凌晨3时许,熟睡之中的xxx突然被电话铃声惊醒,接完电话,xxx披上衣服,立即跑出去,妻子焦急的问话他都来不及回答,原来是明辉14栋一住户家里上水爆管,室内地面积水约半尺,现场一片狼藉,情急之下xxx不顾腰间盘突出带来的疼痛,一人冲到楼门口,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用手一点一点地挪动井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揭开重约80公斤的盖板,跳入井内,麻利地关闭了主阀门。然后回到用户家,打开已堵塞的地漏,协助用户疏通积水,他又和随后赶来的管工一起更换管道,汗水流下来,用衣袖一抹,衣服湿透了,顾不上更换,一直忙碌到早上7点半,看到用户家恢复正常供水,xxx才松了一口气,拖着疲惫的身体赶赴工作岗位,开始了又一个紧张忙碌的工作日。
进入7月份,维修中心对生活区关键部位上水阀门的更换工作正式启动。中午1点半,大多数人还沉睡在午休当中,炽热的骄阳烘烤着大地,热浪滚滚,xxx因患重感冒连续两天发烧39度,医生建议他卧床休息,但是他深知此刻有多关键,这可关系到整个明辉区的正常供水,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到现场,和大家一起作战,同事几次劝他回去休息,他想都不想,坚决地说:“战斗不结束,我是不会回去的”。
他的做法感动了在场的每位员工,在他的统一指挥下,整个阀门更换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有条不紊的忙碌景象,不到4小时就成功更换了两个dn100的失控阀门。直到供水正常,他才去诊所输液。这是近年来东兴物业部停水范围最小、停水时间最短、更换用时最少的一次大会战。它不仅为夏季高峰供水工作做好了前期铺垫,也为今后降低供水能耗与生产成本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类似这样的会战xxx成功组织了几十次,正是凭着这种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和牺牲精神,使得水电暖系统能正常有序运行,使维修中心的工作步入新的台阶。
楼长先进事迹范文参考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