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认真撰写心得体会,都会为我们的工作带来新的启示,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下面是优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长征路的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长征路的心得体会篇1
在长征的出发地,书记深情回忆当年那段可歌可泣的壮烈历史,艰苦奋战的峥嵘岁月,勉励大家一定要记住革命先烈,记住他们最重要的就是要不忘初心,继续高举革命旗帜,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进入了新时代,国共内战的硝烟早已消逝在历史的尘埃里,长征的铮铮口号仍然时常响彻在新时期的长空下,我们忘掉的,是战争,我们忘不掉的,是革命理想。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留下的党和红军的火种,如今熊熊燃烧的照亮着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新时期的长征,我们自信的迈在这条大道上。
调研过程中,书记重点考察了老区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他特别强调,在脱贫攻坚进入决胜的关键时期,各地区各部门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着力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让老区人民早日过上幸福生活。我们要饮水思源,小康路上不能落下任何一个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更是不能忘!脱贫攻坚是基础,乡村振兴是追求,我们要实现这两项重要工作的无缝衔接,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基层干部和驻村干部要发扬长征精神,在这片大有可为的'广阔天空施展才华,奉献青春。
新时期,我们跨越时空感受革命先烈的坚定理想信念,继承伟大的红色精神,红色政权来之不易,如今和谐幸福的新中国来之不易,我们除了倍加珍惜,还要勇于承担,胜利的号角犹留耳畔,将继续激励一代代的“长征将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斗中来,一定能夺取新长征的伟大胜利!
长征路的心得体会篇2
“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自启动以来,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网友纷纷表示,重走长征路,重温长征精神,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长征永远在路上。
再走长征路,可真切领悟长征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什么是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长征精神是凝练的,也是生动的,是高大上的`,也是接地气的。再走长征路,追随革命前辈的足迹,更能感受到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也更能把握住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从而汲取无穷的力量,化为工作中的动力,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焕发出全国各族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
众所周知,xx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诚如斯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长征路的心得体会篇3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山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小时候读这首诗,只觉得气势磅礴,并未体会其中深意,今天再读这首诗,更觉悲壮情怀,革命先烈不怕牺牲,敢于吃苦,敢为人先的精神,通过这首诗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新中国成立xx周年之际,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组织开展的“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生动再现壮怀激烈、惊天动地的革命故事,对阐释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很有意义。记者重走长征路似乎比一般人更具有现实意义。为什呢?首先记者具备专业的素养,他们在面对同样的事物时比一般人更具有敏锐性;其二记者在面对素材时报道真实易懂;其三记者更具有挖掘意识和容易宣传的特性。综上,记者重走长征路比一般人更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记者重走长征路,可以带领我们领略革命先烈的大我情怀。长征是挽救中国红军、中国革命、中国人命运的一次伟大转折,在这次长征途中,很多的前辈忍饥挨饿,路有冻死骨,他们敢于牺牲,无私忘我,只愿走出一条光明的道路,盼望红军取取得胜利。小学时我们的语文课本上曾有个一篇文章,讲述一名小红军在长征路上饿得只剩皮包骨头,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但是他还坚持喝水不骑马,因为水太珍贵了,而马确是要刘留最需要的人。在小红军小小的肩上担着责任,担着伟大。记者可以从这下小小的故事挖掘素材,为我们展现伟大革命中的蕴含的爱国精神,团结精神。
记者本身又是站在话题的`最前沿,他们自身携带的优势更有助于把群众的话题感引向正确方向。目前,网络传播速度日益加快,但是网民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网民在浏览时缺少甄别能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如果由记者进行恰当的引导,就会引导正确的舆方向,能帮助网民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地认识历史,正确地解读长征,凝聚群众爱国热情,团结群众爱国智慧,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行稳致远,永葆中华民族独立、自强、一致对外的优秀品格。
长征路的心得体会篇4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长征胜利85周年。为学习贯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7月8日下午,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文化宣讲团举行“重走长征路”活动出征仪式。校党委书记田延光在出征仪式上致辞,校长梅国平为红色文化宣讲团“重走长征路”活动授旗,仪式由党委副书记聂剑主持。
田延光强调,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是高校大学生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并希望红色文化宣讲团的成员通过重走长征路的`形式,认真感悟伟大的长征精神,深刻领会长征精神的内涵意蕴,用心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先辈们开创革命事业的艰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养成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和注重实践、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并通过在校内外宣讲的形式把长征精神传承好、弘扬好。
红色文化宣讲团是江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20xx年11月份学校组织了红色文化宣讲团“井冈行”活动,20xx年4月份又组织了红色文化宣讲团“苏区行”活动,两次活动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使得红色文化宣讲团成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面旗帜。今年暑假,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校720多位报名同学中选拔了22位表现突出的同学作为红色文化宣讲团骨干成员参加“重走长征路”活动。
这次“重走长征路”活动于7月9日从南昌出发,途经江西南昌、瑞金、于都、广西兴安、州遵义、习水、四川泸定、汶川、陕西延安等地,计划历时约一个月。“重走长征路”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在红军长征途经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寻访红军长征足迹,瞻仰革命旧居旧址,查阅地方党史文献,收集整理长征故事,并组织有关宣讲活动,将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展现给社会。“重走长征路”实践活动结束后,红色文化宣讲团参加队员将在全校各个班级进行以长征精神为主题的宣讲,并将分赴南昌有关社区开展宣传活动。
长征路的心得体会篇5
5月20日,xx坐飞机、乘火车、再换汽车,风尘仆仆来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就建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河当年红军横渡的渡口旁边。
河北西柏坡、山东沂蒙、福建古田、陕西延安、江西井冈山、江西于都,这些中国革命老区(简称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它分布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00多个县、市、旗、区。老区人民为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于都县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集结出发地,也是赣南第一块红色根据地、第一个红色政权诞生地。于都全县为革命牺牲、有姓名可考的烈士就超过了1.6万人。
1934年10月,红军在于都县集结出发,开始了漫漫长征路。这里正是当年毛泽东、周恩来等和中央直属机关横渡的第一渡口。为了架设浮桥,于都县老区百姓捐出了门板、床板、店铺板,甚至是维持生计的渔船、料理后事的寿材板。为了避免飞机轰炸,隐蔽战略意图,晚上架桥,凌晨拆桥,反反复复15次。
xx常说,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老区人民养育了我们,要饮水思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
此次xx来到于都县,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看望红军后代和烈士家属,是对老区人民深深的惦念,更是对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永恒不变的追寻和担当。
红军何以能够创造一个人间奇迹?分析其原因,对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首先,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最根本的一条。中国共产党是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党,是凝聚红军队伍的坚强力量。每个共产党员起着模范带头作用,是冲锋在前、吃苦在前的尖兵。其次,党和红军具有共同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共同的坚定的理想信念,表现出一种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屈服的大无畏精神。再次,红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军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长征中得到启示,从长征精神中汲取营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长征路的心得体会篇6
今天上午参加学校团委组织团员干部集体观看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现场直播,认真聆听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重要讲话,总书记对青年的关心、包容、要求、期望,让80后的我热血澎湃。
在这次大会上,主席做的重要讲话,深切缅怀了五四先驱,高度评价了五四精神,并激励现代青年发扬五四精神。让我认识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我们青年一代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
一百年前,以闻一多、周恩来等为代表80后、90后、00后热血青年为了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挺身而出,建功立业。
通过总书记的讲话,让我对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认识到五四精神是中国人民和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
一百年后的今天,作为新时代80后青年,作为一名高校基层青年干部,要积极主动走近90后、00后大学生青年,关心、关爱、包容他们,学会倾听他们的声音,做青年学生的引路人和知心人,为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奋斗。
长征路的心得体会篇7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毛主席说过:“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xx年前的长征,是用汗水、信念、执着走出的一条路,一条光明之路,一条幸福之路,一条解放劳苦大众的路。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奇迹,它的伟大、壮观、神奇,至今仍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它的精神,跨越时代,在历史的时空中闪烁着动人的光彩,激励着我们新时代的少年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还记得吗?在长征的路上,红军战士经历了多少山水阻隔,战胜了多少艰难困苦!面对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他们翻越白雪皑皑终年积雪的高山,走过泥泞不堪沼泽遍布的草地,不知有多少念母思归的英雄儿女,为了革命的理想信念牺牲在漫漫的行军路上!大家还记得《丰碑》中的军需处长吗?为了让一位战士温暖些,他竟把身上厚厚的棉衣让给了那位战士,而自己却冻死在寒冷的'雪山上。死时,他的面容宁静,他用无私的爱,化作雪山之上巍峨的丰碑!还有那普通的红军战士谢益先,在过草地时,仅分到4斤干粮,却瞒着队友,把它送给了饥饿的母子三人,自己却每天吃野菜、喝凉水,终因体力不支,牺牲在行军的路上。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着母子三人的情况,当得知“他们很好后”,他微笑着离开了人世。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做出了如此英雄的抉择,让他们在如花灿烂的年华,无憾地离开了人间,离开了那些他们惦念也深深地惦念着他们的人。我想,这就是长征的精神,这就是革命必胜的力量,这就是那冲破黑暗,走向光明的伟大梦想!
谈到长征,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那个可亲可爱的老班长,他正在为病号找野菜、挖树根,他瘦弱的身躯紧皱的眉头却因发现几棵野菜显现出无法掩饰的狂喜;他用缝衣针弯成钓鱼钩,静静地坐在河边,那坚如磐石的信念,让他的背影化成草地上最美丽的剪影。他用钓来的鱼给战友们做着新鲜的鱼汤,自己却吃着别人剩下的东西。他终因饥饿,带着对战友们深深地爱死去。可敬的老班长,可敬的红军战士,正是有了你们,有了你们这种舍生取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这种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我们中国红军才能在368个日日夜夜,翻越18座大山,涉过24条湍急的河流,穿越12省,突破10个地方军阀部队的包围,躲过30万武装精良的敌军的围追堵截,最终征服了二万五千里的艰难险阻,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
长征,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因为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重温长征,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也让我们明白,伟大的中国,需要伟大的人民!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新时代的少年,将用永垂史册的“长征精神”,点燃人生的梦想,用勤劳的双手去建设美丽的祖国,让我们的祖国母亲变得更加繁荣富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xx年前,先辈们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波澜壮阔的长征之歌;xx年后,让我们传承长征精神,点燃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炬,为了伟大的民族复兴,奋斗不止,继续前行、播种希望,收获未来!
长征路的心得体会篇8
4月28日,公司组织去古田—连城—长汀开展红色之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路走来无论是从古田山到连城,还是长汀,这一个个历史的丰碑,篆刻下伟人们为了新中国奋斗的痕迹,仿佛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说是接受了一趟生动的党课教育。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深知此次红色之旅对于我们思想上的帮助非常巨大,于是我如同海绵吮吸水分一样吸取着这块神奇的土地所能带给我的启示。细细品来,这一路的参观考察学习,竟如同一次党性教育的心路历程,让我心潮澎湃,受益良多。
在出发前,虽然对革命老区的艰苦有一定的估计,却还是没有想到,我们的革命圣地龙岩,生活竟然还是如此的艰苦。我们的党十分关注老区人民的生活,国家的.多项政策,不断的支持的老区的发展,一个个现代化的建筑正在建设,我想不会过多长时间,这里将是另一番景象。
通过两天的行程,我走了许多以前红军走的路,也参观了许多博物馆,第一次感到走路是那么的累!特别是在29号早上,伴随着一路的赞叹和惊呼声我们去爬松毛岭战役,我们走的好辛苦,就这样机械地走着,只能感觉到脚疼,肌肉的紧张。慢慢的,在不知不觉就走到山顶。当时我在想,红军前辈们当时哪有那么好的路可走,况且他们还要身负重物行走,我们才身负自己的水都觉得不好受,他们的那种艰苦我能想象得到吗?随着暮色渐渐来临,我们来到了长汀。迎接我们的是神往以久的地瓜饭。也不知是同志们太累了,还是这红军饭太香,用风卷残云来形容绝对是再恰当不过了。
至此,这次红色之旅可以说完满结束了。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了死难先烈,让我们更加了解当时红军是多么的辛苦啊,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领悟了一种精神——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不但是革命胜利的根源,同样也是实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根源。如果每个团员干部都能发挥一点革命精神,那么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真正成为党的好帮手和后备力量。
长征路的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