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作文600字8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将段落之前衔接好,事迹材料写作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大体内容,是通用的应用写作文本之一,优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颐和园作文600字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颐和园作文600字8篇

颐和园作文600字篇1

暑假期间,我、妈妈和我表姐三个人一起去北京游玩,因为没有跟团,所以我们可以随心所欲、无拘无束地玩。

来到颐和园,还没进门,耳边就传来了阵阵响亮的知了的叫声,它们“知了、知了”地欢呼着,好像发现了夏天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似的。

走进颐和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巨大的柳树。它们有的直挺挺地矗立在地上,好像是保卫祖国边疆的战士;有的斜插在岸边,好像在眺望对岸美丽的风景;有的弯着树干,如同那驼背的老爷爷。微风掠过,千万条柔柳随风飘扬,宛如翩翩起舞的少女。风停了,刚刚还在翩翩起舞的柔柳,顿时安静地垂了下来,凝望着明镜似的湖面,欣赏着满池的荷花。虽然不是春天,但我还是想起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诗。

这里不仅柳树很美,荷花也很美。在八月还能看到这么多盛开的.荷花,真是难得。碧绿的荷叶上托着珍珠似的露水,别有一番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情调。湖中的荷花千姿百态,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黄色的花蕊,有的还是花骨朵儿,饱胀得仿佛马上要破裂似的,还有的只剩下几片花瓣,风一吹,就摇摇欲坠。偶尔飞过几只蜻蜓,停在了荷叶上,就像几架迷你小飞机停在机场上。看着这美不胜收、诗情画意、宛如仙境的荷塘景色,我不禁又想起了杨万里的这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接着,我们还参观了拱辰握景、十七孔桥、文昌阁、玉澜堂等建筑。

今天真是快乐充实的一天!

颐和园作文600字篇2

我曾经去过美丽的北京,游览过圆明园、故宫、天安门、午门……但是,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去颐和园。

走进颐和园,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座耸立的高山,这座山叫作万寿山。为什么叫万寿山呢?因为,在山上有一座专门拜佛的佛香阁,底盘是用石头做成的,有五层,北面是千手观音,南面是胜利斗佛,西面是天门护者,东面是乾隆写的一个“寿”字。佛香阁金碧辉煌,依山面南,俯瞰这这一整个颐和园,也会看见一条长龙,名叫长廊,还有一座明亮到像一面镜子的湖,名叫昆明湖。

离开了佛香阁,向前走,就到了长廊。长廊全长728米,上面绘了一万四千余种美丽的画片、彩画。走在长廊上,一会看彩画,一会看旁边美丽的昆明湖,真是一样漂亮,是最美的画面。在长廊上,有四个亭子,分别是留佳亭、寄澜亭、秋水亭和清遥亭,全都是用来观看昆明湖所建造的。到了长廊的终点,也就到了昆明湖中的后湖。

走进昆明湖,放佛置身于一幅连绵不断的山水画。坐在龙航号上,游行在一个巨大的翡翠上,别提有多美了!你再往岸上看,一棵棵柳树垂着长长的辫子,如果细心听,它们会随风飘飘起舞,发出“沙、沙、沙”的声音。最后,游到了南湖,看见了南湖岛,犹如盘子里的一颗明亮的珍珠,又像一朵巨大的荷花从昆明湖中冒出,用十七孔桥连在陆地上。

颐和园还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比如十七孔桥、四大部州、和宫等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万寿山、长廊和昆明湖这三个景点,让我一直记在心里。

颐和园作文600字篇3

早就听说颐和园的景色美不胜收,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去了我多次在书里,梦里见到的颐和园。

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是乾隆皇帝为母亲祝寿的时候修建的皇家园林。在1760年的时候完工,1860年的时候,英法联军侵入中国,把颐和园毁于一旦。1886年的时候慈禧贪图享乐,挪用海军经费重建。后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的时候又遭八国联军的严重破环。1902年的时候再次修复。于1924年正式批为公园。我们才有幸走进颐和园。

走进颐和园,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水气氤氲的昆明湖。几只小船在湖中荡漾。在昆明湖的中央是一座建筑独特的十七孔桥。十七孔桥是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桥上有许多石狮子。这些小石狮子造型各异。它们有的在玩绣球;有的依偎在妈妈怀里;还有的张开爪,仿佛在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桥上的狮子就像就像卢沟桥的狮子一样,数也数不清,我想:大概只有设计师才能数清吧。

再向右走就是德和园。德和园是慈禧太后看戏的地方,在那里有一间展厅,里面有两辆黄包车和一辆马车,在里面还有一辆黑色的轿车,你可别小瞧它,它可是世界上第一代奔驰车呢。!

我们又向前走,到了乐寿堂,在那里我们看到了败家石。它还有一个传说呢:有一个朝廷官员名叫米万钟。他家里很富有,花园装饰得也很华丽。当他听说了有一块石头很珍贵时,便花重金买了下来,用来装饰自家的花园可不幸的是:在途中,米万钟败了一场官司,被送进了大牢。从此以后他就家道中落了,自然付不起这块石头的运费了。于是,这块石头就被随随便便地放在了路边。一次,乾隆皇帝游玩的时候恰巧看见了这块石头,便命人把他搬到了颐和园。再把这块石头搬到颐和园后,朝廷就逐渐走向了灭亡……

乐寿堂的左边就是长廊了。长廊全长七百二十八米,有画一千四百余幅,有"世界上最长的画廊"之美誉,走进长廊,在长廊的两侧有两幅画卷,上边分别写着:清河郁云和流清静俯。放眼望去,长廊就像一条腾飞的巨龙。它展现了古代建筑文明的精髓,长廊里面画满了壁画,有亭台楼阁,有虫鸟花草。坐在长廊边上,环顾四周,在昆明湖边上有许多柳树。它们婉如窈窕的淑女,在昆明湖旁梳理自己秀美的长发,她们一边梳理着,一边"沙沙"地唱着动听的歌曲,给人以美的享受。

坐在长廊边上,我看见了一池荷花,有的含苞待放,像熟睡的小姑娘。盛开的荷花在荷叶的衬托下就像一个穿着绿色裙子,粉色上衣的阳光灿烂的小姑娘,小鱼喜欢在她脚下嬉戏,爱美丽的小蝴蝶喜欢在她的发梢上停留。

最后我们游览了壮观的佛香阁,雄伟的排云殿等景点。,真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颐和园真遗憾!"

颐和园作文600字篇4

颐和园在北京市海淀区,我曾几次到过那里。

第一次是幼时,一到地方,就与带着花香和土地的气息的微风撞了个满怀。阳光透过那翠绿的叶子照耀在我的脸上。来到那宽阔的昆明湖,昆明湖上清新的风,让人凉爽。再加上那湖边的垂柳像到了仙境一样。昆明湖不像黄河一样波涛汹涌,不像长江波澜壮阔。昆明湖是平静的,是明亮的。站在佛香阁顶层看昆明湖,一面又大又明亮的镜子,在镜框周围是植被的影子,湖面上波光粼粼、碧波荡漾,在蓝天和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绚丽多姿。山中有水水中有山,二者相融。看一看湖光山色,听一听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嗅一嗅土地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在湖边有一个小池塘,碧绿碧绿的荷叶挤满了整个池子,就像一把把小伞浮在水面上。池塘里开满了千姿百态的荷花,每一朵荷花都有它们独特的姿态,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经完全绽开了笑脸,它那粉红色的花瓣中镶嵌着星星点点的金色花蕊,时不时会吸引几只蜻蜓。一阵微风拂过,一池的荷花都在摇摆,有些还在翩翩起舞呢!就好比是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第二次去时比第一次年长不少。这回去,我不再站在佛香阁上看昆明湖。在昆明湖的北岸是一条雕梁画柱的长廊,这长廊长达700多米,有1万2千幅画,并且每幅画都没有相同的地方。我站在长廊旁边,放眼望去,看见了十七孔桥横跨在南湖岛与龙王庙之间。它是颐和园中著名的景点之一。桥长150米,像天空中七彩的长虹飞架在碧波万顷的昆明湖上,又像是一条蛟龙浮游在湖面上。这令我赞叹不已。导游介绍,昆明湖面积约占颐和园的四分之三。这回去还正好碰上了雨季,刮起了阵阵风。天逐渐阴了,豆大的雨点掉了下来。一滴一滴雨水跌落在宽广的昆明湖中。昆明湖仿佛被一滴滴雨水扰了清静,一浪拍着一浪水逐渐翻滚起来。湖上满是波纹,游船和画舫静悄悄的待在湖边。虽说是人工湖,这生起气来丝毫不输自然湖。雨中的昆明湖就像一幅灵动的画,让我不得不佩服画家高超的画技。

看着这么美的昆明湖,不禁想起了历史。1900年,八国联军的枪炮摧毁了曾经亭台楼阁的颐和园,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也在帝国主义的冲击下走投无路土崩瓦解。站在颐和园,脚下是新生的土地,但无心去浏览烟波浩渺、红花掩映的颐和园胜景,仰望历史匆匆踏过的痕迹,仿佛看到,每一座亭台楼阁上都镌刻着伤痕累累的历史,每一阵风吹绿叶的沙沙声都哭诉着封建王朝的腐朽,每一块土地见证着苍白无力的过去,我仿佛听到来自历史的呻吟。

曾经的颐和园金碧辉煌,在1900年历经三天的大火变成了废墟,如今到颐和园的重修。中华民族经历了多少沧桑,才有了今天的蜕变。不管是狂风骤雨还是大风大浪,中国人民永远团结一心。从98年抗洪到03年非典,到如今的战疫。有困难,中国人都能在一起携手并进,万众一心。

颐和园作文600字篇5

颐和园原名叫清一园,是圆明园中最大的一个公园。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走过颐和园的大门,便见到了五彩缤纷的长廊,它长700米,分成273间。绿的桩,红的杆,横槛是各式各样的图画,人物、花草、风景,变化万千,古色古香,充满了诗意。

走完长廊,来到了层林尽染的万寿山脚下。抬头望去,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光彩夺目,金碧辉煌,耸立在半山腰。五颜六色却又不失庄重之感,让人仿佛置身于公元前,与皇宫融合了,那建筑便是佛香阁。下面是一排排熠熠生辉的宫殿,便是排云殿,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格外耀眼。

万寿山后便是游人如织的十七孔桥,它是最吸引人眼球的建筑。柱子上是栩栩如生的小石狮子,神态生动,动作各不相同,十分惹人喜爱。栏杆下是一幅又一幅雕刻精细的画,有孔雀,有龙,也有各种人物花草。

十七孔桥下是一潭清粼粼、碧泱泱的湖水,它叫昆明湖。它蓝似天空,却比天空蓝得活泼;它蓝似大海,却比大海蓝得深沉;它蓝似泉水,却比泉水蓝得柔美。昆明湖的水,蓝得那么纯净,像一颗纯真的蓝宝石洒落人间。一阵微风吹来,湖水碧波荡漾,波光粼粼,龙头船在湖面游过,好一幅画中才有的景象。

颐和园作文600字篇6

今天,我们来到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颐和园占地290余公顷,主要由昆明湖与万寿山两部分组成。颐和园建于1750年,原名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慈嬉太后挪用海军经费重建,后改名颐和园。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再次修复。1924年正式辟为公园。1992年被评为“世界上造景最丰富,建筑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1998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我能来到颐和园,感到很荣幸。

我们从东宫门进入颐和园,经过仁寿殿,来到昆明湖边。一见到昆明湖我就想起苏轼的诗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边的昆明湖晶莹剔透,湖水微微泛起涟漪,湖中借杭州西湖长堤,仿东海神山仙岛。那边的万寿山满山古柏苍松,掩映着雄伟的宫殿、秀丽的楼阁。啊!人间仙境!这里让我流连忘返。

看完昆明湖,我闪来到了玉澜堂,是慈嬉太后囚禁光绪皇帝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进,来到乐寿堂――慈嬉太后住的地方。乐寿堂的匾上有一个电灯泡,据说是中国最先用电灯的地方。出了乐寿堂,来到了著名的长廊。长廊全长728米,用柱子分成273间。每一间的顶上都雕有画,上千幅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山下是排云殿,半山腰有佛香阁,山顶还有智慧海。这些建筑的顶都有是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最后,我们从北如意门出了颐和园,结束了游览。

颐和园昆明湖

这就是十七孔桥,长150米,宽8米,是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桥的造型优美。它西连南湖岛,东接廊如亭,不但是前往南湖岛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颐和园共有各种建筑3000多间,游览颐和园,除了园林以外,观赏各种古代建筑物也是重要的内容。

这条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烟波浩淼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这美丽的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时期;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60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今天的游玩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参观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颐和园,祝大家愉快,希望大家能把游览颐和园的快乐心情带回去和家人一起分享。

颐和园作文600字篇7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代诗人贺知章笔下的春天正悄悄走来,万物萌芽,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一家人来到颐和园欣赏春天的美景。

一进大门,十几棵的柳树像一位位正在迎接我们的小姑娘。一阵风吹来,小姑娘的头发摇啊摇,好像是在给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继续往前走。

我们走啊走,在金色的阳光照耀下,看到了一个如银盘的湖,清澈透明。湖中映着柳树、花草、庭院的倒影,似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正当我沉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时,一回头,发现了一个巨型的仿真船。妈妈告诉我,这是“清晏舫”,象征着江山永固。这条船是按原来的尺寸重新搭建的,站在船边看着船上随风飘扬的彩旗,感觉自己似乎成了古代一位大将军,率领着千兵万马出航。我们继续往前走,登上台阶,眼前出现了一条画满彩画的长廊,我仔细欣赏着每一幅画:壮丽的山河、秀美的庭院、生动的花鸟图……突然我看到了《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哇!这里还画出了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故事!古代画家实在是太厉害了!我心中不由地感叹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对作品的精益求精都是我们现在该予以学习的,先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文化财富更是一种伟大的工匠精神!

走到长廊尽头,就看到一座倚山而建的阁楼——香阁。香阁是慈禧太后游玩颐和园休息的地方。为了保护里面的`文物,禁止进入。所以我们只能在外面看看,只见里面红漆梁柱、金漆木雕,十分壮观,还有很多慈禧太后喜欢的奇珍异宝。

颐和园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有精美的文物陈设,有杰出的造园艺术,无不再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与无穷的创造力。我爱颐和园这种独特的美!

颐和园作文600字篇8

十月一日放假期间,我游览了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上午,我们一家三口乘车来到了有着美好寓意的颐和园南门——如意门。妈妈买完票后,我们就检票进入颐和园。刚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由许多洁白的汉白玉组成的如彩虹一样又窄又弯的拱形桥。后来我走近一看介绍,原来这座如玉带一样的桥叫做绣漪桥,俗称“罗锅桥”。走过绣漪桥,视野变得开阔起来,这时才发现原来眼前是大名鼎鼎的昆明湖。这里有着长长的堤岸,岸边栽满了数不清的垂柳,湖中心还有一座小岛,那里一片葱绿,还能看见宫殿的一角呢!这座湖是半天然湖,之所以被称为半天然湖,是因为昆明湖又叫西海,是由湖水聚集而成的小型泊,乾隆年间形状被改造。

大约走了30分钟后,我们来到了我国最大的亭类建筑——廓如亭。它的高度是普通亭子的两倍,仔细看上去整个亭子没有用一枚铁钉,所有零件的衔接都是榫卯结构,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精湛的建筑工艺。

接着我们就走到了十七孔桥的桥头,说到十七孔桥就不得不说桥头的那只栩栩如生的大铜牛。这铜牛是古人用来镇压水灾的。

走过十七孔桥就来到了最有文化气息的长廊,古人将一个个故事中的人物生动的刻画在了长廊的每一个横梁上。顺着长廊一直走过去,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佛香阁的下方,顺着台阶一直向上可以来到佛香阁的最高点,从上向下俯瞰我发现昆明湖就像一个大寿桃。

通过这次游览,我见到了比课文中的描写还要美丽和雄伟的颐和园,还增长了许多历史知识,同时也使我领略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颐和园作文600字8篇相关文章:

战争作文600字8篇

感受小学生活作文600字8篇

4年级作文600字参考8篇

4年级作文600字优秀8篇

鲁滨逊漂流记有感作文600字8篇

写开学典礼的作文600字8篇

游泰山作文600字推荐8篇

中学生中国梦作文600字8篇

感恩??作文600字优秀8篇

家的叙事作文600字参考8篇

颐和园作文600字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