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读书时肯定是少不了作文的写作的,作文是我们在语文写出中使用较多的一种书面文体,下面是优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端午情思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端午情思作文篇1
还沉浸在郭沫若先生笔下屈原内心不屈的呐喊中,端午节的独有加餐——一角小粽就送到了我的桌上。仔细捏住线头,轻轻一抽,蜷缩在一起的粽叶就散了开来,如一朵荷花躺在桌面上轻轻绽开,露出里面雪白的糯米,正如那句“小荷才露尖尖角”一般。
入口之后,糯米仍是那熟悉的粘糯与香甜,轻轻咬下,藏在其中的清甜尽数释放,充斥了整个口腔。伴着唇齿间残留的香气,在寻找周围有没有同学不吃粽子的我发现粽叶上还有一粒米,这让我如何能忍,立即凑近粽叶,不过先尝到的不是那粒米的味道,而是粽叶与之又涩又利的手感甚不相称的清味。
清,洁净也。不禁又想起了屈原先生。你开始觉得,清者常清,又有谁相信那些阿谀小人的言语?可是,你错了。仅仅一个张仪与郑袖,就能让楚怀王蒙蔽了双眼,与齐断交,与秦交好。你又觉得,清者自清,虽然宫廷中人陷害自己,但周围与自己共同生活的人总该信你。可是,你又错了。仅仅一个靳尚,就能让群众百姓觉得自己疯了。在荒诞的招魂声中,你走了,离开了这可笑的地方。那浩浩荡荡的洞庭湖,也被搅浑了。你还觉得,清者终清,在东皇太一庙中,终于遇见一个看似知心的郑詹尹,可是,你再次错了。他,只不过是与那南后一伙,受人操纵的土偶木梗而已。最后,在秦军攻破郢都的硝烟中,你终于发现,清者难清。纵使自己多么高洁,在这浊世之中又有何用?纵使心中无形的长剑多么锋利,难道就能劈开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吗?与抽刀断水又有何区别?纵使你这黑暗中的光明多么耀眼,又能将这阴惨的黑暗照亮多久、多宽呢?你彻底绝望了。在五月五日,在周围浑水一片中,你这潭清澈终是撑不住了,你,屈原先生,终是去了。
可清者真的难清吗?经过时光的洗涤,那些污浊被冲去了,留在竹简上的,只有你们这些清者闪耀着光辉,而正是你们留下的精神,如粽叶一般包裹着我们,保护着我们,才能让我们如糯米一般晶莹,清香。
端午情思作文篇2
端午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之一,本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包粽子,赛龙舟。可是到了现在我们这里的端午节,一点节日气氛也没有,还谈什么“包粽子,赛龙舟”呢。
遥想当年在奶奶家,每到端午,奶奶总是端出一大篓粽子,热气腾腾,甜腻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我像一只馋嘴的小猫,爪子迫不及待地就向篓里的粽子伸去,奶奶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我吃得一手、一脸。闲暇时还给我讲了端午节的来历。我听得迷迷瞪瞪的,只记得一个人跳江了。幼时的我特不理解,为什么他都跳江喂鱼了,人们还要把这么味美粽子扔江里去纪念他呢?这不是浪费吗?当然,到后来我读到“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我这才理解当时人们往江里扔粽子的这种行为了。
长大之后,妈妈有时也会给我包粽子,但我却提不起胃口了。几次见我对粽子不怎么感兴趣,妈妈索性不再包粽子了。我这时才会想起奶奶给我包的粽子,香糯滑润,不过分的甜而爽口,多一份粽叶的清香,粒粒糯米都得到了充分的揉捏,所以,咬上一口,韧性十足,糯米就像粘在牙上一样,滑过嗓子时也留下一阵清香,久久回味更有一番别样的酣甜。“曾经沧海难为水”,吃过奶奶包的粽子,其它的粽子都难以在入我的胃口了。
赛龙舟与我就更无缘了,我家在北方,水渠较少,于是便少了“赛龙舟”的比赛了。我只能想象“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彻。”是一副多么激烈,多么震撼人心的画面了。唉,此情可待我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不能亲眼看到赛龙舟,我怎么能不失落呢?
今天又是端午节了,我落寞之余只希望人们都能好好珍惜传统的节日,不要等将来又一个深远历史文化的节日无声无息的湮没在喧哗岁月中,才感到惋惜。
端午情思作文篇3
我最喜欢的传统佳节是——端午节。因为端午节这天,为了几年诗人屈原,家家户户都要包我最爱吃的粽子。今年的端午节令我至今记忆犹新呢。
那天,我们一家三口人来到奶奶家过端午节。奶奶准备了许许多多包粽子的材料;有红豆、糯米、粽叶、鲜肉……奶奶见我来了十分的高兴,笑眯眯地对我说:“鹏鹏,奶奶教你包粽子吧。”听了奶奶的话我可兴奋了,迫不及待地催奶奶快点包给我看。只见奶奶拿起两片洗干净的粽叶,把它们叠起来,再捏住粽叶的一边,把粽叶轻轻一转成为了一个小斗。再往斗里灌进去糯米和红豆,然后再用粽叶把斗盖起来,用绳子扎紧,不一会儿就包好了一个粽子。看着奶奶娴熟的手艺,我真是钦佩又羡慕,我也跃跃欲试地拿起了两片粽叶。包粽子,看起来简单,可包起来却是那么的困难。我手忙脚乱,只包成了两个个四不像的粽子。可奶奶已经包好了许多完美的粽子。
奶奶把我包的粽子和她包的“完美”粽子一起放到大锅里煮。在煮粽子的时候,奶奶给我讲了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从前有个很爱国的诗人,他的名字叫屈原,许多奸臣都嫉妒他的才能,在怀王面前说尽了他的坏话。不久后,怀王死了,屈原被赶出了城外。屈原看着自己心爱的国家日益衰弱,觉得自己活在世上也没能改变什么,一气之下投河自尽。老百姓们为了让屈原的遗体不被鱼儿吃掉,就发明了粽子来喂鱼。
听完了故事,我心里想:我也要向屈原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可以为自己的国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慨间,粽子煮好了,奶奶把一大锅粽子端到了桌子上。吃着我自己包的四不像粽子,感觉特别的香甜。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传统佳节——端午节。
端午情思作文篇4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题记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我们江西,春节,中秋节与端午节被称为‘’一年三节‘’,它们一年里最重要的三个节日。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沿袭千年的习俗,这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不同的地区,风俗自然也不同。在我们江西,粽子也与其它地区的粽子有所不同。粽子又称“角黍”,“简粽”,周围有棱有角,内裹糯米煮熟食之。江西的粽子以碱水粽为主,其次是红豆棕,咸肉和油盐粽,个头大者每只二两,小则每只一两,用菰芦叶(即南昌俗语粽叶)裹之,花样不一,风味各一。从农历五月份的第一天起,家家户户都会煎炸花生饼,黄糍粑,麻花。大部分都是在初一至初三上集市卖,但是如果自己做会一次性做很多,然后封在一个瓷缸里备着吃。还有就是“五子”即粽子、蒜子、鸡子(蛋)、口子、包子。并且在端午那一天,家家都会煮一锅茶叶蛋和一根笋,然后给自家的小孩吃,因为当地有一种说法,在立夏那一天吃了会让他们在那一年都精神焕发
在江西的端午节那一天最热闹的莫过于赛龙舟。在农历四月份便开始筹备一切有关于赛龙舟的活动,等到端午节的下午,所有人都沐浴完毕,在比赛前一个小时,那里便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最让小孩开心的莫过于那些小贩卖的零七八碎儿。有姑娘们爱吃的糖葫芦,蜜饯儿等,也有男孩儿们爱玩的甩炮,陀螺等。直至赛龙舟活动结束,夕阳西下时,人群才渐渐散去。
还有的就是将艾叶,菖蒲悬挂于门楣,小孩子也要佩戴香囊,照老一辈人的说法是为了避邪,保佑自己的子女儿孙健健康康,无病无灾。
在晚上十一二点,我们才结束端午节的狂欢,上床睡觉。但是在每一个人的梦乡里,对端午节的庆祝仍在继续······
端午情思作文篇5
今天就是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就是相同的。端午节就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呢!
上午,大家家就开始包粽子,准备好喂我肚子里的“蛔虫”了。说道端午,大家一定不知道端午节的知识,就让我这个大博士来告诉你们有关端午节的知识吧!
说起端午,大家还得请出一位诗人让他来帮大家先开头说起他吧,可此人到底就是何方神圣?他就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国诗人——屈原呀!屈原就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就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还就是再来说说端午节赛龙舟的故事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就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就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怎么样这就就是我收集到的端午知识,现在大家对端午节有一定的认识了吧,现在大家就是不就是该为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感到惋惜?如果不就是楚王的一意孤行我想屈原还会给大家带来许多不朽的诗篇,可就是屈原的纵身跳入洗干净了人们的心,他留下来的不仅就是悲壮的诗歌还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我相信伟大的爱国诗人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端午情思作文篇6
“粽子香,香厨房。
艾草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记得爸爸常跟我说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是一个充满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小孩缠着大人讲那个熟悉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无法实现,他悲痛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寻找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每当故事讲到这时,大人们总会指着天空说:“你看,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们便会抬起头遥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寻找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飘香,你是否对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吃着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遥望天空,隔着笼罩着的蒙蒙工业雾气,是否还能望得见天上那颗闪耀的星星?
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大片的麦田消失了,在城市的边缘,我们已经很难看见“出门一望麦儿黄”的景象了。是啊,时空的变换,端午节是否也在这钢筋水泥的挤压中越走越远呢?喧闹的城市,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欲望,父辈们的欢乐,是否已淹没在城市的闪烁的霓虹灯中了呢?
我们已经不能理解父辈们少时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随时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来也乏味,而我们感兴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麦当劳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鸡爷爷;我们也对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兴趣了,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网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鸭!对奶奶教我的歌谣,我也觉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录制各类摇滚歌曲!
然而,我们没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吗?我们似乎缺少了一些快乐,缺少了一些向往,缺少了一些责任。在喧闹中,我们正在迷失方向!
端午情思作文篇7
端午节又叫午日节,是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在这一天,就会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兵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昨天是端午节,我的姑妈叔叔们都来送节礼来了,拿来许许多多的好吃的,让我肚子里的馋虫挠得我直发痒,我的表哥表姐表妹也都来了,我加一下子变得很热闹。
端午情思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