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兰亭序的作文8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只有对作文的题目有了深入的了解,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才不会出现偏题的情况,为了让自己好地理解事物,我们要学会写好一篇作文,以下是优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写兰亭序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写兰亭序的作文8篇

写兰亭序的作文篇1

小队活动通知的是7点50分,可是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一大早7点钟,就到了学校门口,一个同学都没来。我等了40分钟,才来了第一位小组成员,这时的我早已在烈日的暴晒下汗流浃背了。到了约定的时间7点50分,德国人薛睿晗还没到,直到了8点20分我们的小组成员才到齐。这下,我们的旅程终于可以开始了!

我们分两辆车从杭州来到了绍兴兰亭,但是德国人薛睿晗他们那辆车慢了整整30分钟。我们一到那儿就买好了票,可是为了等他们,我们错过了讲座的时间。人齐后我们一起进了兰亭游览区,我们先去了一家工艺品店,在那儿我们领到了两个叶脉书签,可漂亮了,然后便去了兰亭博物馆。

博物馆是由一个导游阿姨带我们参观的。刚开始,我们去看了王羲之和卫夫人学练字的故事。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兰亭序》的故事,听说王羲之写了《兰亭序》以后,先是在唐初的时候传到了辨才和尚手中,后来又被唐太宗李世民夺走了。当时,唐太宗李世民派了一名叫萧翼的御史去夺,萧翼扮成了一位书生,在寺庙里住下了,通过各种打探,知道了《兰亭序》放在哪儿,便在一个深夜抢走,送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手中成为皇家收藏。最终《兰亭序》被放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棺材里一起随葬。

听完了故事,我们去了-1楼,在那儿,我们体验了印画和描扇。我先体验了印画,其实是用稻草捆沾些墨水,在石板上均匀地上墨,再把宣纸盖上去,用东西压几下,就拓印成功了。之后的项目是描扇,我用毛笔仔细地描摹扇子上的兰亭二字,可真不容易啊,描摹了好长一段时间,扇子才做成了,我还在扇子上写下了孙丞睦三个大字,哈哈,真的很有成就感。

这次兰亭的行程,让我了解了《兰亭序》的由来和流传故事。让我知道了书圣王羲之的生平,让我懂得了如果像王羲之这样勤学苦练,将来才能学成一位有用的人才。这次小队活动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真是非常有意义!

写兰亭序的作文篇2

今天,我们来到了兰亭。

走过大门,来到鹅池。一看到鹅我就想起书本上第13课《白鹅》边看边想这里的鹅果然那么傲慢,不想家里的鹅那么懒散。鹅池旁边有一块“鹅池碑”。我想大家肯定都知道它的来历:一次王羲之空闲之时,把“鹅”字写好了,但正准备写“池”字时,皇帝派人叫他说是有事,后来王献之看到了,他就把“池”字填了上去,所以两个字粗细不同。

过去就是“兰亭碑”,听导游说,这块碑本来是扔在旁边的水池里的,后来又人看见才把它捞起来,所以“兰”字缺头,“亭”字缺尾。再走过去就是书画展览,其实前面还有一些地方。走进去第一间是书画家写的字,比如:《梅骨竹心》、《龙辱不》。第二间书画用的工具,比如:石湾狮砚、青花鱼藻双砚印盒带洗、青花连瓣纹图形砚。

书画展览旁还有“信可乐也亭”。就这样,观完了兰亭,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写兰亭序的作文篇3

说到兰亭,许多练书法的同学都不觉得这个词陌生吧!它就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写下《兰亭序》的地方。抱着对书法家的崇敬,我游览了兰亭。

兰亭是1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1进大门,就是扑面而来的绿色,翠竹萧萧,给兰亭增添了几分幽静。再往前走,便是1湾清澈的溪流,远处的青山和近处的翠竹绿水相辉映。可真所谓“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1觞1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1个小池子里,几只大白鹅在水里悠哉游哉,还不时地引吭高歌,传说王羲之10分爱鹅,在这里养鹅,大概也是为了纪念他吧!小池子的前面还有几个荷花池,碧绿碧绿的荷叶长满了池塘,荷叶上偶尔带着几粒小露珠,就像是碧玉盘里的珍珠。荷花有的含苞待放,粉红色的花瓣,微微张开,像羞答答的小姑娘,有的正在怒放,粉红色的花瓣向4周伸展开来,露出了金黄色的花蕊,亭亭玉立。这可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为了纪念王羲之,那里还有写字的地方咧!我看见许多兴致勃勃的游客,蘸着水缸里的水,在青石板上写字,也有许多游客,拿着干毛笔,在沙子上写字。我的心痒痒的,忍不住,也去露了1手。

这就是兰亭,林木繁茂,竹篁幽密,风景秀美的兰亭,怎么样?要是有兴趣,你也去玩玩吧!

写兰亭序的作文篇4

上书法班的时候,我就听说了兰亭是“书法圣地”,我很想去兰亭游玩,就是一直没机会去。今年国庆长假,爸爸终于带我去了兰亭,同行的还有爷爷奶奶和妹妹一家。

兰亭位于绍兴兰渚山下,自古便是风景胜地。但是,最让兰亭出名的,是因为一代书法家王羲之在这里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

一到那儿,我们先看到的是一大片竹林,让我不由得联想到王羲之在竹林中挥毫泼墨的情景。穿过竹林,我一眼看到了著名的鹅池碑。鹅池碑的边上有一个鹅池,里面养着几只大白鹅,据说王羲之最喜欢养鹅了。

接着我们来到了“曲水流觞”景点,不由让我想起古人在小溪边饮觞作诗的开怀场景,听见溪水的流淌声,仿佛也在告诉我们那些久远的故事。

穿过一座木桥,我看见在桥中间的亭子里有一群游客都围着一张桌子不知在干什么,好奇心驱使我一探究竟。走近一看,原来这张桌子不是一般吃饭用的八仙桌,桌面是一个放满沙子的盛器,这张桌子是用来练习写字的。我在沙子上用手写字,感觉痒痒的,便随手拾起地上的一根竹竿在沙盘上写起字来。旁边的妹妹也不甘示弱,把我的竹竿拿去写,可妹妹怎么写都写不端正,必竟她还在上学前班。过了会儿我们都没兴趣了,就准备向下一个景点出发了。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一个亭子,那里有一块碑文,我还以为是王羲之先生写的,后来一打听,原来正面是康熙提写的,反面是乾隆提写的,因此此碑又称“祖孙碑”,是兰亭的“镇亭之宝”呢!

我喜欢兰亭的幽静,更喜欢兰亭的历史和文化。

写兰亭序的作文篇5

今年五一劳动节,我去了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乡浙江绍兴的兰亭游玩。

一进入景区,只见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上写着“兰亭”两个大字,继续往前走,林深叶茂,过了一座小桥,我们到了鹅池,鹅池旁边也有一块石头,据说,上面的“鹅池”二字是由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共同完成。鹅池的水真清啊!一条条美丽的鱼儿在水里玩耍。鹅池的水真静啊!静得像一块美玉。

继续前进,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一座亭子下,亭子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这便是举世闻名的《兰亭序》了。这块石碑因为年代久远而显得沧桑。可是,上面金光闪闪的字却依旧看上去写得那么有力,那么规整。亭子旁有一片竹林,竹林边有一块石头上写着个“太”字,上面的“大”字是王献之写的,下面的点是王羲之写的,可谓是画龙点睛啊!

穿过竹林,来到一个小池塘边,池塘里的荷花可多了。有的完全开放了,有的只是花苞,还有的看起来含苞欲放。

兰亭的景色真美啊!它令我流连忘返。

写兰亭序的作文篇6

兰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兰渚山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寄居之处,相传越王勾践种兰于此,因此得名。

一进兰亭景区,哇,好一个绿色世界!路旁有数不尽的兰花和竹子。踏着这条兰竹繁茂的林间小路,我们来到了鹅池。未到鹅池,隐约可见竹林里有两只高大的白鹅雕像。相传王羲之很喜欢鹅。有一次,他去拜访一位养鹅的婆婆。老婆婆一听王羲之要来,忙做了一桌好菜招待。吃过中饭,王羲之要去看鹅,“鹅不是已经进了你的肚子了吗?”老婆婆指着桌上的肉对他说。说来也巧,鹅池里还真有几只鹅。那些鹅浑身洁白,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在水上游来游去,姿态优雅,美不胜收。还有的游到我们跟前,对着我们嘎嘎地大声叫,仿佛在欢迎我们。

游完鹅池,走着走着,随着鹅叫的消逝,我们走到了兰亭碑亭。我抬头一看,哇,好大一块碑!再一看,咦,碑上兰亭二字怎么“兰”字缺尾,“亭”字缺头呀?查了手机我才明白,原来这块碑被红卫兵砸过,是后来修补的,可惜补得不全。再向前走,就来到了一条小溪边,这就是曲水流觞的地方。据说当时王羲之邀请了群贤好友、亲朋子侄四十一人汇聚于此。他们在酒杯里斟满酒,让酒杯随着流水缓缓漂流,如果漂流到谁的面前,谁就要饮酒赋诗,作不出诗歌,就要罚酒三斛。曲水流觞处对面有流觞亭,飞檐翘角,古雅大气,亭内陈列着古时的各式酒器。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作诗的情景。

走过“曲水流觞”,浏览右军祠,最后来到了临池十八缸。那里有石板的习字坪,上面还放着毛笔,供游客临池学书。于是我也拿起一支毛笔,饱蘸清水,在石板上认认真真地写下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六个大字,希望自己也能像“二王”那样,勤学苦练,潜心钻研,终有所成。

兰亭之旅,在让我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祖国深厚的文化。

写兰亭序的作文篇7

自从我学了书法,我就知道了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天下第一大帖。我也经常会临摹,如痴如醉。我总是会在脑海里想象,王羲之笔下的兰亭长什么样?会稽山的风景如何?如果我能来到兰亭,身临其境,是不是会写得更好呢?

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兰亭之旅!我终于看见了王羲之笔下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我也看到了康熙皇帝临的《兰亭序》。美景配好字,更为字增色不少。我们的祖先居然能写出那么美的文章和那么大气磅礴的字体,真令人惊叹!每一个字都仿佛跳动的小精灵,或挺拔俊俏,或低头含羞,有的窈窕多姿,有的潇洒自在,妙趣横生,让我情不自禁地在空中摹写起来。一切美景在《兰亭序》碑文前,都黯然失色了。我深深地陶醉在书法的魅力中。

一千多年过去了,《兰亭序》成了中外闻名的“天下第一行书”,成了书法艺术的瑰宝。巍巍中华,悠悠历史,灿烂文化,如同一条璀璨的长河。而书法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不由得想起了语文书里的《三字经》、《弟子规》、《论语》……想起了书里的传统节日、中华美食、十二生肖……想起了书里的唐诗宋词、格言谚语、神话故事……继承它们,加以创新,我的未来之路还很长很长。

我的兰亭之旅,我的书法之旅,拉开了我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序幕。我将且行且传承,取一颗颗传统文化之珠,串成项链,献给我最亲爱的祖国妈妈!

写兰亭序的作文篇8

初春的一天,阳光明媚,春风吹在脸上,没有了剌骨的感觉,仿佛妈妈的手轻轻地拂在脸上,感觉舒服极了。这么好的天气,可不能错过。于是,我和爸爸、妈妈决定一起去中国书法圣地——兰亭游玩。到了兰亭,远处传来一阵阵“鹅、鹅、鹅”的叫声,我走近一看,原来在一个小池里游着五只大白鹅,它们正在悠然嬉戏,欢快地歌唱着,全然不顾人们的靠近。原来这就是“鹅池”。在池边我看到一个三角亭,亭中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面刻着苍劲有力的两个大字“鵞池”。

传说石碑上的“鵞”字出自王羲之亲笔,“池”字是他儿子王献之所写。沿着幽静的小道向前走,两旁都是郁郁郁葱葱的翠竹。一会儿,我们就走到了“兰亭碑”前,内有康熙亲笔书写的“兰亭”两个引人注目的大写,这块碑曾经被人砸断过,所以在“兰”字下面留着一条痕迹,真使人遗憾!我们接着往前走,又到了新的景点“兰亭御碑”,御碑亭八角重檐,气势雄伟,内有康熙手书《兰亭集序》和乾隆《兰亭即事》诗。走下御碑亭,我发现有一块可以练习写毛笔的好地方,我不由自主地拿起毛笔,蘸了点水,像模像样地写下了《兰亭集序》的第一个字“永”。这一刻,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泼墨挥毫的小书法家啦。当完了“书法家”,我们接着往回走,来到了右军祠,这个右军祠是纪念王羲之的祠堂。祠堂内有许多碑刻,刻的都是历代书法家临摹《兰亭集序》的字帖,虽然不是王羲之的`真迹,但也写得龙飞凤舞,使我这个刚开始学写《兰亭集序》的人流连忘返。墙角边有两棵盛开着无数腊梅花的腊梅树,散发着清香,引来了不少蜜蜂。祠堂中间是墨池,相传,王献之为了学好书法,写完了八大缸水,为了洗笔,把池水也染黑了。可见,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最后,我们来到了“曲水流觞”,小溪清澈见底,溪水缓缓地流动,溪边摆放着软软的座垫,好像是在叫我们在这里停一停,学学王羲之饮酒、吟诗……兰亭的景色是秀美的,竹木葱郁,群山环抱,溪水清澈。

但是这次游兰亭给我的最大的收获是增长了许多知识,懂得了学习应该刻苦的道理。

写兰亭序的作文8篇相关文章:

小学生写植树节的作文8篇

优秀的小学生写作文8篇

写植物的小学生作文8篇

二年级写生日的作文8篇

小学生写家庭趣事的作文8篇

写朋友的作文500字8篇

写小学生理想的作文8篇

小学生作文写疫情的作文优质8篇

小学生写自我介绍的作文最新8篇

写告别母校的作文精选8篇

写兰亭序的作文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