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的结尾部分,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可以让读者在阅读后继续思考,用词语编织成的作文,本质上是作者与未知读者之间一场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以下是优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重温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重温作文篇1
转眼间,又到年末,身在异乡,我最想念的还是那家乡的老房子,以及在老房子里的快乐时光。
记得最近一次回老家是在暑假。那天,微风夹着细雨,火车送我到故乡——福建三明,出了站,我们便上了一辆直达我老家的车。我归心似箭,一直望向窗外。大巴车在连绵不断的青山间穿行。繁华的都市早已离我们远去,美丽的山村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我就知道老家越来越近了。雨渐渐停了,太阳也露出了她那羞涩的脸,隐约还听见鸟儿欢快的歌唱。
不久,一颗高大的老槐树在前方隐约闪现,我的心更激动了,到了,快到了!车又行驶了一小段距离,前面的景象也越来越清晰,那老槐树后面就是我的老家,那个我记忆中的老房子。视线随车向前,渐渐地,我又看到了老槐树下有一个人影在闪动---是奶奶。
终于车停了,我打开车门,跳下车,直向奶奶奔去,奶奶迎了上来,一把抱住我说:“乖孙子,瞧瞧,又长高喽!“说完,驼背的奶奶步履蹒跚地带我来到厨房。一进厨房,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家乡特有的大锅灶。看着那早已被烟熏黑的灶台,儿时的记忆喷涌而出,不由得回忆起种种家乡的味道。我还未回过神来,奶奶已从灶台上夹起冒着热气的鸭腿对我说:”来,快来吃你最爱吃的板鸭!“我一把接住这鸭腿,便啃了起来,那烟熏的味道,是我的最爱。好久没吃到奶奶亲手做的板鸭了,我那狼吞虎咽的样子把奶奶逗乐了。
吃完,顾不得擦去嘴上的油渍,我便朝卧室走去,脱下鞋子,踩上这木质的楼梯,嘎吱嘎吱的声响格外动听。我一边小心翼翼地慢慢走着,一边摸着两边粗糙的扶手。快到二楼时,发现扶手上凹凸不平,于是仔细察看,原来刻了两个汉字。啊,这是我以前刻的字!那时刚上一年级,我才学会了书写“白云”二字,就偷偷地拿把小刀刻在了扶手上,还被奶奶好一阵训,如今想来那时也真是淘气。往事依依,历历在目。带着回忆,来到二楼的卧室,墙上的相框赫然在目。好几张都是我小时候的照片,其中一张是奶奶抱着不足三周岁的我在老屋门前。那时奶奶还没驼背,我则一脸稚气。看着照片里祖孙二人笑得那样灿烂,时光似乎回到了从前。我坐在床头,摸着发黄的梳妆柜,闭上眼睛,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恍惚觉得回到了儿时的纯真岁月。
那几天我最喜欢坐在老房子的阳台上眺望远方,群山起伏,茶园遍布,满目葱茏,苍翠欲滴,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又坐上了回城的车。望着大槐树下为我送行的奶奶,看着老房子越来越远,直至完全消失,心里空落落的,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时间不断流逝,昨天已成记忆,我们都不可能回到从前。但记忆中的老房子必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间,伴随着我一生的成长!
重温作文篇2
老房子,指的是我出生后到五岁时住的杭大新村的房子。我幼年时的许多故事就发生在那里。前段日子我有空,就心血来潮地去看了看它。那时,我离开老房子已九年了。
穿过一条热闹拥挤的小巷,终于进入那片住宅区。绿阴掩映,把地面照得一半明亮,一半阴暗,让人有一种时空交错的错觉,仿佛一下子又回到无忧无虑的幼年。
那时的夏天,这里开满了各种不知名的小野花,惹得蝴蝶翩翩飞舞。那时,我真崇拜隔壁那幢楼的奶奶。她像是有什么法术似的,只要两手轻轻一合,就能抓到一只蝴蝶。她总是朝我微笑:“孩子,过来!”我过去,她就把合上的两只手放到我面前,缓缓打开后,获得自由的蝴蝶就飞出去了,飞得很高很高,像要冲出绿阴,融入阳光里。
走过长长的绿阴小道,两旁出现了暗灰色的房子,大多已人去楼空。房子后面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中心有一棵大树。老人们喜欢倚在树下乘凉,我就整天在树下琢磨怎么爬上去。我觉得爬树是一件挺需要勇气的事儿。住楼下的哥哥喜欢爬树,他迅速地爬上去,然后动作熟练地坐在树枝上。
我常仰望着他:“树上好玩吗?”
“好玩!”
“你看到了什么?”
“我能看得很远,天上飞的鸟,地上来往的人。”
他突然声调一变,“不好,我妈妈来啦!”果然,他妈妈拿着衣架过来了。他赶紧从树上滑下来。这种时候,那位在我看来勇气可嘉的哥哥总免不了被他妈妈用衣架好好一番。
经过那棵大树,我来到以前住过的那一幢灰色的楼前。这里已长期无人居住。楼道里积满了灰尘。我走到以前我们家的窗口前向里望,看到满是灰尘的地面上有一张破旧的凳子,几个瓶子,还有一只篮子。我清晰地记得曾用那个篮子去拿牛奶。邻居看见了都说我懂事,长大了,说得我美滋滋的。而如今,看着那布满灰尘的'篮子,心里却忽然涌起一股苦涩。
以前,总以为世界就是门外那一方窄窄的天空,勇气就是爬上树的最高处,成长就是每天拿着篮子去拿牛奶。无论如何,时间总会流淌得平静而美丽,直到童年像那个奶奶掌中的蝴蝶一般飞远了,才渐渐看清生命的面目。
我也终于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了,在时光的数轴上,我与童年背向而行,而且越行越远。哦,我永生难忘的美丽童年!
重温作文篇3
以前,过年前后我都会和爸妈一起回到老家。那时,老家的那个村子非常热闹,小孩在放鞭炮,大人在忙碌,公鸡在不断的叫唤。我们一家人回老家后,都住在老房子里。只有在那里,我才觉得是过年。
那栋房子是外公外婆的,平时他们也并没有回来老房子住,老房子只有过年时才是欢快热闹的。记得我五岁的时候,外公外婆带着一家人坐火车转汽车,经过长途的跋涉,回到家里。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就开始忙碌,先是打扫了房子里满是灰的各个角落,大家用扫把抹布一起动手,将房子里的家具窗户都擦得光可鉴人。“打点水来”,“你把抹布再拧一下”,“那个水桶放到边上去”……那热闹的吆喝搅得老房子的空气热腾腾的。
之后,大人们开始准备过年需要的东西。外公生火,外婆杀鸡,一直忙的没有消停。隔壁邻居、亲朋好友纷纷前来拜访。老房子到处贴上了“福”字和春联,变得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屋子里大人们聊得热闹,我兴高采烈把外公送了我一大堆玩具抱出去,外面就是我玩耍的天地。遥控飞机,“嗖”的飞上天,我控制它在老房子边飞翔,犹如一只自由飞翔的喜鹊;遥控赛车在院子里乱窜,像一只敏捷的'小松鼠;还有我喜欢的陀螺,发出五颜六色的彩光,播放着动感的音乐。许多小朋友争着和我一起玩,小孩子追啊闹啊,将春节的气氛推向高潮。
时间总是无情的,我还未好好的享受童年的天真,就已长大。后来,我们一家人都定居在城里,外公外婆年纪也大了,渐渐觉得每年火车倒汽车地回老家好麻烦,好多年没有回去了,老房子就不可避免的沉寂了下去。
去年我们一家人终于又回了老房子。当时是晚上,天气太冷,我和妈妈都缩成一团。东北风呼啸,门口吊着的大灯被风吹得摇摇晃晃。推开门,许多尘埃“籁簌”落下。房子里面黑咕隆咚,感觉进入一个深不可测的山洞,充满了孤独和寂寞。妈妈打开了手电筒,我们摸到了灯的开关,“啪达”那盏白炽灯缓缓亮起,那微弱的橙黄的光线不足以照亮漆黑的环境,只是让稍觉好受一点。上了二楼,老旧的床和垫子上铺满了灰,抽屉里放的金属制品也生锈了。玩具的两节电池的包装已经脱落,里面完全锈住,露出一层厚厚红色粘稠的东西。阳台上几盆花草已经枯死,还有几盆连渣都不剩。原来喜庆热闹的春节,也因为看到老房子的破败,有一点哀伤。
城里的生活是现代的,高楼里的电梯、马路上的汽车、光鲜艳丽的服饰都让人感觉更加舒适。人们似乎再不愿回到那偏僻的小乡村,乡村里破败的老房子也越来越多。尽管曾经的那些热闹还在眼前,但老房子的大门已经关上,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打开。
重温作文篇4
这一带都是农田,其中那座荒废许久的瓦房便显得十分突兀。
这是一个由砖头砌成的屋子,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墙上的石灰都脱落了,有的已经裂了一大条缝,上面布满了绿色的青苔,却依旧在墙上不愿落下。可是,你我心中都明白,现在哪怕是一阵比较强劲的风都有机会将它吹落,但是,它仍不愿松开那双紧紧抓着的手,是留恋么?留恋高处的风景,留恋在空中的.曰子。又或是一种执著,不服?不愿就这样落下,想要一直待在这里,不愿埋入土里,它的神经每一分每一秒都紧绷着,生怕自己会跌落下去。
房子的一侧来了几个工人,他们手中拿着一个涂料桶和一把刷子,他们先用手轻轻地把原先即将脱落的石灰从墙上扒下来,又用刷子蘸一点石灰水粉在墙面上。一时间,地上多了许多白色的石灰,我心头一紧,又看了看那片摇摇欲坠的石灰,我知道它肯定是会被替换了,正欲转身离去,它却突然落了下来,我重新回头,又看了一眼,它落在地上,碎了,碎成了许多块,再也无法还原。它最后还是放手了,兴许是看见有人来替换它,便自行了断了,它放手,下落的那一瞬间似乎过得很慢很慢,它感觉到自己慢慢坠落,感觉到自己变得支离破碎。最终它落地了,轻轻地,身上的包袱似乎都卸了下来,一身轻
谁会记得曾经这里有一块不甘堕落的石灰?谁也不会,兴许这个老房子会永远记得,并告诉每一个过路的行人。
这个房子的窗己经碎了,地上是早己嵌入泥土的玻璃,把头探入这个房子,里面尽是些木匠的工具,兴许这里以前住着一位木匠,而他老了,被子女接走,这房子也就留在这里,孤零零地卧在这片田野里。
这里的一切都附上了一层灰,屋里有一张很大的木桌,木桌边有几把椅子,当年他们一家人定是围坐在这张桌旁吃着团圆饭,可现在人都走了,只留下了这些物品,它们在这里守候,盼望,一年又一年,没有人回来,但它们似乎从未死心,一直等着。等呀,等呀,它们身上有了灰尘,桌边结了蜘蛛网,人还是没有回来。它们不懂得放弃,只是等着,就算它们知道自己己被遗忘。
木桌上有一个盒子,里面装了什么,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让它静静地待在那里,不去打扰。它上面积了一层灰,它里面兴许是空的,兴许是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映着每个人的笑脸。
乡间,田野里,有一个老房子。它似乎在守望着什么,它似乎并不知道它已被人遗忘,它做的仅是等待。
这一带都是田野,这里有一个等待的老房子,它虽已破旧不堪,却仍会有人打理,它显得那么美,看着让人安心。
微风不燥,岁月静好。
重温作文篇5
不知道有多少人,年少时曾沉浸于纳兰容若凄美的爱情故事,或是被稼轩杜甫书写壮丽山河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而动容?我不知道。我只是可惜,随着电脑手机的进一步普及,中国经典古诗词却得不到重视。与其和同学们谈论电脑游戏,不如重新拿起带着墨香的纸质书本,唤醒心中的诗意。
我想,每个人小时候一定都背过诗吧。当时小小的自己,坐在母亲的膝上,大声的.读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望望母亲,母亲的脸上满是笑意。于是自己更来了热情,一连把好几首诗都读完了,一直到背会为止。从那时开始,诗词的种子就埋在了每个人心里。
长大后,不知道有多少人读诗只是为了应付。只知道考试,却不知道诗词有多美。散发着清香的古籍,被扔到了一旁置之不理;本来每个人都应该读的唐诗宋词三百首,如今却没有多少人再去读了。我痛惜,为什么这么优秀的古典文学如今却已经被人们遗忘!
古人曾经说过:“诗者,天地之心。”这是多么精辟的话语。每一首看似平常的诗词,我们都不知道诗人凝聚了多少心血,推敲了多少词句,才酿成的精华,一直传诵到了现在。一句古文的形容:“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足以证明诗词可以成为千古传唱。我不甘心诗词就这么被人们遗忘。
不会。随着几档诗词节目的热潮,诗词重新回到了人们的眼里。光阴把一切都洗得很淡薄,但诗词却会沉淀进我们每个人心里,人生自有诗意。正如“秋水为姿,诗词为心。”
每读一首诗,都好像经历了一段时光,刻骨铭心。从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中,我们似乎走进了别样的青春年华和悲痛;从苏东坡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里,我们也感受到了苏轼亡妻的悲伤;从杜甫的“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里,我们感受到他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激动之情……诗词带给我们太多感受。
“人间我本寻常客,一遇知音便不同”因为诗词,我结识了许多和我同样爱好的朋友,也让我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因为诗词变得深沉,变得文雅。如果可以,我只想静静的坐在窗前,摆一张书案。“有光就读诗,无光就做梦。”我愿重温诗词给我带来的感动。
重温作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