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活动教案6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反思与总结的教案环节,帮助学生提升自我学习能力,一份优秀的教案能够激励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下面是优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分享日活动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分享日活动教案6篇

分享日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一. 愿意积极地参与活动,体验与他人分享带来的快乐。

二. 学习怎样与人分享初步感知与人分享有助于友好相处。

三. 初步感知分享的含义和分享的相互性。

活动准备

一. 课件《分享真快乐》,ppt《分享真快乐》。

二. 歌曲《幸福拍手歌》

三. 橘子四五个,每个幼儿带一样自己喜欢吃的零食,玩具或图书。

活动过程

一、 吃橘子,初步感知分享。

(1) 教师:今天我带来了几个甜甜的橘子请大家吃,可人这么多,橘子只有5个,怎么办呢?”

幼儿想办法讨论怎样才能让大家都吃到橘子。

(2) 把橘子剥开,分成一瓣一瓣,师幼共同品尝。 提问:橘子是什么味道的?我们大家一起吃橘子的心情是怎样的?

(3) 教师表明和大家一起分享橘子的快乐。

小结:像我们今天这样,有好吃的东西,与别人一起共同享受叫“分享”。

(4)讨论:如果你有了好东西而别人没有,你会怎么做? 我们一起来听听小兔的故事,看看他有了好东西是怎么做的?他的心情怎么样?

二、 倾听故事,巩固感知分享。

(1) 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幼儿认真倾听。

(2) 提问:小兔拔了两个萝卜,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羊妈妈和小猪,他是怎么做的?他的心情怎样?兔妈妈为什么也很开心啊?

小结:小兔和朋友分享了萝卜,和妈妈分享了快乐的事情,他们都很开心。

三、 看动画,了解可以分享的事物,巩固感知分享。

(1) 我们来看一看小动物们在分享什么?他们是怎样分享的?

放动画,幼儿观赏。

提问:刚才小动物们分享的什么?是谁在分享?他们心情怎样?(教师演示课件帮助幼儿梳理)

我们来看看他们还分享了什么?(继续演示课件)

(2) 你有什么好的东西想跟大家一起分享的吗?

四、 共同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1) 你们都带来了好吃的东西和好玩的东西,是些什么呢?分别自主介绍自己带来的食品或玩具。

(2) 启发幼儿分享:好吃的好玩的东西真多啊,要是每个人都能吃到和玩到就好了。

小结:找到好朋友把好玩的好吃的放在一起,大家共同分享。

(3) 大家边分享边交流分享的快乐,播放幸福拍手歌。

小结:今天我们每人只带了一种食品或玩具,但分享之后大家吃到了很多种不同的食品和玩到好多种玩具,分享自己带来的食物或玩具,结束活动。

分享日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懂得人与人之间是需要合作的,知道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花绳、报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多媒体课件,内容为两个小朋友抢书看。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佳佳幼儿园去看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他们这样做好不好?他们应该怎样做呢?幼儿回答。

2、出示下一课件,两个小朋友各搬一块大积木,但是搬不动。教师引导幼儿说说有什么好办法帮他们解决问题?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请三名幼儿表演玩花绳,其中两位幼儿合作玩,而另一位幼儿拿着自己的'花绳不让别人玩,自己却干着急不能玩。

教师和幼儿讨论谁玩得好?谁玩得不好?为什么?

2、教师设问,小朋友在区域活动中,搭很多很高的楼房时,在规定短时间内完成,我们该怎样做?

3、玩游戏《避难》,每四位小朋友是一个家庭,每家有一块避难岛(报纸),当洪水来时,一家人都站在岛上,教师每说一次洪水来了,报纸就得对折一次,报纸越来越小,看哪个家庭一个人也掉不到水里。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合作的重要性,和孩子一起到户外玩《二人三足》的游戏。

分享日活动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认识“怎、独、跳、绳、讲、得、羽、球、戏、排、篮、连、运”13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玩、很、当、音、讲、行、许”7个汉字。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彩和快乐。

4、理解并积累表示动作的短语,提高语言的运用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玩、很、当、音”4个生字。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勾连旧知,揭题导入

1、师板书“快乐”一词,谈话: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快乐”一词,知道树和喜鹊因为有了很多的朋友而感到快乐。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和“快乐”有关的课文。

2、师板书课题:怎么都快乐。指名生朗读课题,注意正音:“怎么”中的“怎”是平舌音及前鼻音,“么”在这里要读轻声。

3、师过渡:这篇课文为什么说“怎么都快乐”呢?让我们一起开始学习吧!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读通读顺

1、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师鼓励学生交流听过之后收获到的相关信息。

2、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引导学生圈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3、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随文识字(师明确这是一首儿童诗,有4个小节)。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

①出示词语卡片:玩、很好、独自、跳绳、当然、音乐,指名学生认读,相机正音:“绳、当”是后鼻音,“很、音”是前鼻音。

②正音后再次出示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③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师生共同总结:这一小节写的是一个人玩很开心。

(2)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

①出示词语卡片:讲故事、得有、才行、羽毛球,指名学生认读,正音:“行”是后鼻音。

②学习“得”“行”这两个多音字:

出示词语:“得到、得有人听”,区别“得”的两个读音,让学生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读“dé”,在什么情况下读“děi”,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练习。

出示词语:“不行、银行”,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区分“行”的两个读音“xíng”和“háng”,继续出示“行走、写一行字”,让学生区分,巩固“行”的不同读音。

③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师生共同总结:这一小节写的是两个人玩的情景。

(3)指名学生朗读第3小节,说说这一小节写的是什么:三个人玩的情景。

(4)指名学生朗读第4小节:

①出示词语:许多、游戏、排球、篮球、连、运动会,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正音:“运”是整体认读音节,“连”是边音。

②引导学生交流这一届写的'主要内容:许多人在一起玩更开心。

4、学生在初读课文、识字正音后再次练习朗读课文。

5、巩固识字成果。

(1)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同为对读、齐读等,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认读。

(2)单独出示本课生字,带拼音读,去拼音读,鼓励学生交流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些字以及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汉字。

(3)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小结并给予方法指导:本课生字较多,在识记的时候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分类识字,也可以通过与形近字进行比较的方式加以区分。

(4)游戏巩固: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师将每个生字卡片制作两张,随机分给全班同学,让一名学生手持卡片走上讲台,读出这个汉字,然后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名拿到相同生字卡片的同学站起来回答:“你的朋友在这里。”

6、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很多的汉字朋友,而且还知道这篇课文有4个小节,分别写了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三个人玩、许多人玩的快乐情景。

三、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汉字:玩、很、当、音,指名学生认读并口头组词以加强理解。

2、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3、根据学生的交流,师指导:“玩、很”师左右结构,“当、音”是上下结构,“玩”的王字旁最后一笔横画要改为提画,“很”字右半边的笔顺是:横折、横、横、竖提、撇、捺;“当”上半部分要先写中间的竖,后写点和撇。

4、师范写生字,生观察并书空。

5、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师巡视指导,进一步强调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读通了一首有趣的小诗,而且在始终又和许多的汉字变成了好朋友。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首小诗,看看“怎么都快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丰富和快乐。

3、理解并积累表示动作的短语,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4、正确美观地书写“讲、行、许”3个汉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激趣导入

1、出示上节课认识的生字词语,指名学生认读。

2、指名学生分小节朗读课文,说说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

3、师激趣导入:一个人玩,很好;两个人玩,很好;三个人玩,很好;许多人玩,更好!看来,在小朋友的眼中,怎么都快乐。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和这些小朋友们开心地玩吧!

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怎么都快乐”

1、重点指导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思考:一个人可以做哪些事?为什么一个人玩也很开心?

(2)指名学生交流:可以折纸、踢毽子、跳绳、搭积木、看书、画画、听音乐。

(3)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从这些活动中可以收获哪些快乐,同时出示折纸、搭积木、跳绳、看书、画画、听音乐的图片。

(4)师过渡:是啊,一个人的时候可以做很多事,我们从这些活动中可以收获很多的知识和快乐。其实,除了课文中写到的事情,小朋友们想一想,一个人还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5)指名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师适当小结,相机指导学生认识省略号,明确省略号在文中表示还有一些相关的活动没有写。

(6)练习表达:当我一个人玩的时候,我最喜欢-------------,因为-----------------。

(7)指导朗读:师范读,生练读,读出一个人玩时的安静和快乐。注意恰当的停顿。

2、生按照刚才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第2、3、4小节,思考:两个人玩、三个人玩、许多人在一起玩分别有什么快乐?

3、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师适当指导,注意以下几点:

(1)继续巩固对省略号的认识(第2小节、第4小节中出现的省略号),鼓励学生拓展想象还可以有哪些活动。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玩游戏时的快乐心情,并相机出示下象棋、打羽毛球、坐跷跷板、三人跳绳、拔河、老鹰捉小鸡、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等的图片,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体验。

(3)练习表达:

当两个人玩的时候,我喜欢和小伙伴-------------------------,因为-------------------------。

当三个人一起玩的时候,我们经常--------------------------,因为--------------------------。

当许多人一起玩的时候,我们可以--------------------------------------------------------。

4、指导朗读:

(1)学生再次练习朗读课文。

(2)指名学生朗读,相机指导:

读好每小节的第一句话,注意停顿,强调“很好”一词,读出快乐的心情。

要用轻快的语气朗读全诗,注意词语和词语中间恰当的停顿,读出跳跃感。

5、小结:看来,在孩子们的眼中,两个人玩有两个人玩的乐趣,三个人玩有三个人玩的快乐,四个人玩、五个人玩、许多人在一起玩就更开心了,所以我们的课文题目就叫“怎么都快乐”。(指名学生读课题,读出轻松愉快、无拘无束、天真快乐的感觉。)

三、积累表示动作的词语

1、师过渡:这篇生动有趣的儿童诗中出现了许多有趣的活动,如跳绳、踢足球、讲故事等,请朋友们在课文中再找一找类似的短语,轻声地读一读。

2、指名学生交流,师小结并利用多媒体出示文中表示动作的短语。

3、指名学生读一读,探究这些短语有什么特点,师小结:这些短语都是表示动作的。

4、鼓励学生拓展类似的短语,如:浇花、扫地、擦桌子、拖地板、捉虫子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有趣的儿童诗,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童年生活的快乐和美好,希望小朋友们能永远保持一颗童心,怎么都快乐。

板书设计

一个人玩

两个人玩

三个人玩很好

四个人玩

分享日活动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课堂学习的基本规范,体验课堂学习的种种乐趣。

2、学会经常进行总结并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体验天天进步的喜悦。

3、知道课间活动中哪些事情有危险,进行有益的课间活动,不玩危险的和妨碍他人的游戏。学会合理安排课间时间。

4、知道玩、学结合的道理,参与多种课外生活,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制定简单的课余生活时间表。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感受乐趣

1、 出示小朋友在一起学习的场景图,感受课堂学习的乐趣。

(你看到了什么?)

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请你说一说自己类似的生活情景。

(我们是不是也有像这样在一起学习的情景呢?你能说说看吗?)

2、 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说一说课堂学习中还有那些乐趣。

3、 诵读儿歌《快乐的课堂》,引导孩子们说说课堂上的行为规范。

(1)学习真快乐呀,那你认为怎样的课堂才是快乐的'课堂呢?

(2)你知道课堂上的有哪些行为规范呢?

(3)学习儿歌《快乐的课堂》。并请个别小朋友即兴表演,要求体现出爱学习的快乐心情。

二、 自我对比,体会进步

1、 昨天的我。

当你还没有成为一年级的小朋友的时候,你是一个怎么的小孩呢?

2、 和昨天比一比,今天我有那些进步?

3、 出示p41页插图,说一说你的进步,你的快乐。

表你的进步,你的快乐,记录在p41页的空白处。可以用文字或用画的方式来表示。

三、 我们的快乐,让我的进步变成大家的进步

展示学生绘制的“我的进步,我的快乐”的成果。

说一说,怎样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让自己变成爱学习的好学生。

第二课时

一、 谈话导入,交流分享

1、老师刚看到小朋友们在外面玩的真开心啊,你们在玩什么呢?(不做评价)

这么多好玩的游戏,那哪些是安全、有趣又有益的课间活动呢?四人小组一起讨论一下。

2、交流讨论结果。教师随机进行指导。

二、 讨论导行,总结反思

1、 观察p42-p43页的插图,一幅幅观察、分析、评价,并用笑脸和哭脸表示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

2、 结合自己每天的课余生活,给自己的课余活动进行时间顺序安排。(学生独立安排可以用画或图中编号表示)

3、 对几个典型的时间安排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

三、 进行正面引导,倡导“会玩,会学”

1、刚我们讨论了课间的活动安排,那除了上课和课间,我们还有其他很多时间,你都喜欢干什么呢?

2、观察、学习p44-45页

4、 结合“回音壁”的学习,总结本课学完后自己的感想。

分享日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能用合作的方式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知道合作时,应分工协商解决问题,体验合作的重要和快乐。

活动准备:

“抬花轿”示意图,轮胎,报纸。

活动过程:

一、利用儿歌“小蚂蚁搬骨头”导入,知道合作的重要。

组织幼儿复习儿歌,增进幼儿对“齐心协力”的`理解。

教师小结:齐心协力就是大家心里想的都一样,一起把事情做好。我们在做许多事情的时候都需要齐心协力。

二、玩游戏,学习分工和协商。

1、抬花轿游戏

让幼儿观察示意图,知道游戏玩法:幼儿两人抬轿,一人坐在轿上。

将幼儿分为两组,每组选出三位代表玩抬花轿,其余幼儿观察玩法,而后进行讨论,哪组玩得好?为什么?

教师小结:游戏前,需要大家互相协商,做好分工,商量好谁当坐轿人、抬轿人,才能玩好这一游戏。

幼儿自由结伴游戏,尝试学习分工、协商和游戏。

2、蜘蛛爬游戏

这个游戏必须要有四个人分工合作才能完成。游戏中四个人要向前移动轮胎,前面一人拉,中间站一人并向前移动,后面两人推。途中也可以更换分工,比一比哪一次合作行进的速度最快。

幼儿开始游戏,教师提醒幼儿互相协商。游戏进行一次后,组织幼儿讨论,和幼儿一起分析原因,总结出怎样搭配才是最好的,怎样才能最快?

幼儿继续游戏。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游戏开始时,四个人首先得商量好谁在前面、中间和后面,每个人的力气以及所在的位置直接影响轮胎前进的速度,因此中途进行人员调整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找出最快最好的方法,才是合作成功。

三、游戏竞赛,体验合作的快乐:踩报纸游戏

幼儿每四人一组,每组一张报纸,当听到老师说“开始”,小朋友赶快把报纸对折,四个人一起站在报纸上,比一比哪一组最快。游戏进行一次后,请小朋友说说刚才是怎样和朋友合作的,用了什么办法?二次玩游戏,提醒幼儿,当报纸越折越小时,动脑筋想出好办法,让四个人的小脚都踩上去。依次引导幼儿协商、合作,最后取得成功,体验成功的乐趣。

分享日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穿脱套衫,巩固认识衣领、袖口和前后。

2、在教师示范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练习,掌握穿脱套头衫的顺序和方法。

3、不怕困难,努力动手练习,萌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幼儿穿着套头衫,教师身穿意见前后不同花纹的套头衫。

活动过程:

一、认识衣服的衣领、袖口及衣服的里外。

教师指着自己衣服的不同部位提问:

1、教师:谁知道老师衣服的这个地方叫什么呢?

2、教师:哪里是衣服的里面,哪里又是衣服的外面呢?衣服的里面和外面又有什么不同呢?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经验,并得出结论:衣服的外面颜色比较鲜艳比较漂亮,而衣服的里面颜色比较难看并有缝的线。

二、幼儿尝试自己脱衣服和裤子。

教师请幼儿自己试着脱衣服和裤子。教师在幼儿尝试的过程中注意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幼儿,鼓励大家尽量自己想办法脱衣服和裤子。

三、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表演脱套头衫和裤子。让幼儿观察、了解正确地脱衣服忽然裤子的方法。

四、幼儿自由练习脱套头衫和裤子,教师在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 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看幼儿用书,学习看图念儿歌,进一步熟悉穿脱套头衫的顺序和折叠衣服的方法。

分享日活动教案6篇相关文章:

读书分享发言稿范文6篇

阅读分享演讲稿范文6篇

阅读分享会心得体会6篇

经验分享发言稿范文6篇

阅读分享会心得体会最新6篇

学生分享学习方法演讲稿6篇

读书日读书心得精选6篇

无水日演讲稿6篇

法制日演讲稿最新6篇

四年级日学习计划6篇

分享日活动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2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