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的心得6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体会帮助我们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迈向成功的道路,写心得能够促进我对所学内容的深入思考和消化,以下是优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弟子规的心得6篇,供大家参考。

读弟子规的心得6篇

读弟子规的心得篇1

自从读了《国学经典》中的《弟子规》后,我深受启发,领悟到了很多道理,并且事事遵守《弟子规》了。

记得以前,我看到长辈,如果长辈离我近的话,就打个招呼,如果长辈比较远的.话,就连招呼也不打了。父母为此也没少批评我,我总是不以为然,但自从读了《弟子规》中的“路遇长,急趋揖,长无言,退恭立”后,知道了“路遇尊长,就要快步走上前去打个招呼,如果尊长不说话,就应该恭敬地退回去”这个做人的道理。

现在,即使长辈离我较远,我也会快步走向前去,打个招呼,然后跑回去继续干我的事。

还有另一件事,让我从《弟子规》中领悟了更多更多,发生了更大的变化。

没学《弟子规》前,吃饭时总是长辈没吃,我便开始吃了,而且觉得心安理得;坐车也总是抢在长辈前面,但是,《弟子规》中的“骑下马,乘下车,长者先,幼者后”,让我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我知道了吃饭、坐车或者其他什么,都应该让长辈先,辈分小的后,要尊敬长辈。

所以,现在,吃饭时长辈不坐下,我就耐心地等待,等长辈坐下吃了我才开始吃,乘车时也是先让长辈上车。

长辈们都夸我变得懂礼貌了,听着他们的夸奖,我心里真是比蜜甜,没想到,成为大人们眼中的好孩子,并不是一件难事。读《弟子规》,我知道了我们应该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把这个传统发扬光大,既然古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作为现代文明的人类,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个光荣传统,做一个传承文明的中国人。因此我感谢《弟子规》教我变成好孩子,感谢老师,教给我做人的真谛,更感谢这个集体,让知识与快乐伴随我成长。

读弟子规的心得篇2

接触《弟子规》已经有五年多时间,不过一直都不落实,只是教小孩读,也不去理解里面的内容。因为我一直以为,自己语文水平不高,也没办法给小孩解释太多,

只要教会孩子读,等她长大,她自然会明白里面的道理。其中因为要生第二个小孩,所以没坚持读下去,浪费了很多时间。自20xx年10月份左右吧(时间不是很记得)。

我进了明德国学中心这个群,在群里我虽然不常聊天,但我常常会关注群里的信息,有些热心的朋友会发一些有益的网址出来,我都会点来看看。就这么不经意,我进

了传统文化(圣贤改变命运)的网站。在里面我看了几个老师分享的故事,给我人生很大感染和推动。

以前自己是比较任性的。小时候只要妈妈骂一下,我就会躲起来,让妈妈找不到,让她着急。结婚后,老公对我很好。每天三餐都是他在煮,买菜的活也是他包。

但因为自己的脾气不好,还会经常吵架。感觉老公不能干,老拿他跟别人比。搞得自己也无心孩子。现在大女儿也学到我的大噪门,只要妹妹拿她的东西,就会

大叫起来,从来不会让着妹妹。自从看了传统文化视频后,我才感觉到自己错得太离普啦。自己再来对照弟子规里的话“父母责,须顺承”而我自己不但不顺从地接

受,还偷偷的躲起来。老公对自己这么好,不但不会感恩他,还埋怨他,你说这样的家,有幸福吗?很荣幸的是我现在学习了传统文化,让我现在改变了很多,从以前

每天和老公吵,减少到我现在两个月都不会吵一次。以前一年就只打三四个电话给爸爸妈妈,到现在每个月都会打两个或三个电话回家,让父母安心,现在跟爸妈的感

情也加深了很多。有时忙,我没来得及打电话回家,妈妈就会来电话,问怎么这么久没电话,没事吧!可想而知,父母以前对我们是多么担心呀。

今年回家过年,都给爸妈和公婆带了礼物。之前问他们想要我们带些什么,他们都说不用啦。你现在是有家的人啦,要养小孩,小孩读书都要钱。只要你们都健康

平安回来就好。但是,她们收到我们的礼物时,看得出来,他们真的很开心。举例说:“自从我买了这件衣服给公公,他穿上衣服,感觉很合身。所以他就每天都穿??

这件衣服,不舍得脱下。虽然以前也有买给他,但因为不够用心,买回去的都不是很合身,所以他都没穿。”

我要感谢中国传统文化,是他让我认识到什么是对错,让我知道父母的不容易,所以我要加倍孝敬父母,让他们放心。

读弟子规的心得篇3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名字叫做《弟子规》的书,熟读的过程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

原来自己觉得只要听父母老师的话就行,但读完这本书后才发现做人要有这么多的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我们如何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育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天下没有不爱儿女的父母!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悌〉,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而信〉,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学生身份;无论是说话做事都要适可而止,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议论其他人的长短,这样是不道德的。 人要宽容大方,诚实可信,远离私心杂念,力求心胸宽广,这样才会健康快乐。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多接近有德行的人,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并把握好分寸,至于别人怎么说怎么做,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弟子规》又一次让我更深的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成长很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读弟子规的心得篇4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规》中有明确的行为规范。那么,这些行为规范对于现代人会有什么作用呢?我是带着疑问、好奇的心去拜读的这本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泽凊。晨则省,昏则定。

当父母呼唤我们的时候,应当立即答应,不能迟缓,执行父母命令时应当立即行动起来,不能拖延偷懒。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时,我检讨了自己,发现我们不一样了,玩电脑、打游戏……很忙,父母喊好几声我根本就不听,边打游戏还边说:“你烦不烦,叫一声好了,还连续叫五声,真讨厌!”大人过来拍我肩膀,我很恼火地说:“你好烦人哦,你看你看,我这一关没过去,又被别人打死了,就是你。”

父母有时安排我到超市买东西,比如买酱油,我就明显的有抵触情绪,会很不耐烦地说:要买你自己买。”大人说:“如果没电脑,咋办?”我就顶嘴:“时代不同了,你们out了。”但如果听说要到超市去,我就像飞奔的野马一样,骑着自己心爱的自行车撒欢儿而去。在路上就盘算着买这买那。到了超市两眼放绿光,我推着购物车穿梭在人群间,心里还盘算着哪种东西较好吃。父母为我大包小包的买,还问我够不够,我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从来没为爸爸妈妈买过东西。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从这句话中我知道了: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的听明白。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的接受。

三年级上学期学校要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我因为嫌麻烦就没打针。晚上,爸爸问我打疫苗没?我说打了。爸爸在我两个胳膊上找了好久,没看到针眼就问我:“你到底打针了没有?”我仍在撒谎,于是爸爸就狠狠地把我揍了一顿。挨打时我还在想:不就是没打针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事后,爸爸耐心给我举实例、讲道理。现在,想起这件事来,我还挺后悔的。

父母呼,父母命,父母教,父母责是所有人生命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事情。这个父母句4次重复父母,说明了父母的重要性。父母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上,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体肤、给了我智慧、给了我力量,他(她)们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那么,我应该怎样孝顺自己的父母呢?

孝顺孝顺,首先要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开始。

“孝”的结构是上老下子,是强调血缘延续的重要性。今天的长辈是昨天的小辈,今天的小辈是将来的'长辈。小辈不孝敬长辈,你又凭什么,又怎么能够指望当你成为长辈后,你的小辈会孝顺你呢?

孝是没有条件的。

冬则温,夏泽凊。晨则省,昏则定。

冬天寒冷的时候要伺候父母,使其温暖,夏天炎热的时候则让父母凉快。早上向父母请安,晚上要伺候父母安眠。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故事:东汉年间的黄香,早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冬天黄香首先睡在席子上,用自己的体温把席子弄暖和。然后,再让父亲去睡。夏天,黄香用扇子把席子扇的凉快一些。这样父亲就能安然入睡了。

卧冰求鲤”同样讲的是孝是没有条件的这个道理的。西晋时期的王祥,母亲早亡,他一直和父亲及继母生活在一起。而继母总喜欢在父亲面前挑弄是非欺负王祥。所以,王祥从小也就失去了父爱。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王祥仍然拼命满足继母的要求。有一次,继母病了想吃鲤鱼。可大冬天的,河里的水都结冰了,怎么办?于是王祥脱下衣服,趴在厚厚的冰上,用自己的体温去融化冰。我深深的被王祥的这种孝心感动了。回想自己平时跟妈妈说话时,经常用命令的口气说:“妈,你快去给我倒杯水”、“妈,你给我点零花钱”……学了《弟子规》之后,我发现我用“您”来称呼父母了。学着用商量的、请求的语气和父母说话了。

每天早上起床后,父母总要问我昨晚是否睡好了,然后再送我去上学。而现在,我要学会问父母早上好、晚安。

学习《弟子规》之后我学会了对父母的感念之恩,知道了如何做人,如何用《弟子规》这个家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尊敬父母、尊敬长辈、做一个尊师爱幼、懂礼貌、讲规矩的好孩子、好学生。

学习《弟子规》不仅仅是简单的背诵和学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反思的、自我检讨的过程,这样才能做一个品德优良、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好学生!

读弟子规的心得篇5

近期,根据公司要求,部门组织员工学习了《弟子规》,通过学习《弟子规》,使我了解到这是一部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有着弘扬和建设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做人、处事、交友、尊老、爱幼等道德行为规范。对当今建设文明和谐社会是百益而无害的。它能胜于法制强行,它能在人的心灵上起到道德言行的约束,它能唤起人们的“仁爱”“慈悲”之心,从而能树起人生的正确坐标,远离是非避邪之路。弟子规让我们学习怎样和他人和谐相处,养成一种尊敬他人的良好习惯。弟子规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人生观,同时对我们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想,一个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总要不断完善自我,培养良好地道德情操,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适应社会发展潮流,从而更好地解决各种发展难题。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要进一步深入反复读诵《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的精髓,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提高自身修养,指导工作实践。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通过反复学习弟子规有关内容,使我深刻体会到做人父母的要重视和培养道孩子的.品德素质,从《弟子规》学起。让他们接受古圣先贤的,令其明辨是非,善恶,尊老爱幼。自己要以身作则,处处为孩子作好表率,引导和启发孩子们的“孝心”、“爱心”和“感恩心”开拓孩子们的道德智慧,为他们传授圣贤的典范。对个人而言,要真正了解和掌握弟子规深刻内涵,同时把这些基本道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相信我的工作会有一个新的起色。

总之,我认为《弟子规》是圣贤的指南,它不但适用于家庭,并且还适用于各阶层不同年龄人的学习和效仿。是正规人生纠正错误的良方,在工作实际中,就是要正确理解和运用弟子规中所阐述的道理,使其成为自己工作实践中的指路明灯。

读弟子规的心得篇6

当孩子哇哇坠地时,父母就义不容辞地充当起了启蒙老师的职责。孩子在注视着父母的一举一动而成长着。试问哪个父母不想有个“母慈儿孝敬”的结果呢?所以,孩子的成长家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天有幸看了《弟子规》光碟,两个孩子的汇报令我深有感触。他们有着相似的童年,而童年给孩子的心灵造成的创伤最关键的。他们在父母的谩骂声,摔碗声中长大,想必这样的环境给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创伤,他们觉得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都是不安全的,更何况外人。久而久之,那种不安全会尾随着他们,不光对家庭,对社会也有厌恶感,所以到了叛逆期就会对社会形成一定的危害,打架,吸毒,抢劫等等……可以说是无恶不作。我觉得不管是双亲家庭或是单亲家庭,作为父母,要让孩子感受更多温暖,在和谐家庭中生长的孩子,就算是成绩一般,但思想品德很健康。许多单亲家庭,认为家庭破碎了,自己是受害者,感觉全世界都欠了你一样,哪有什么闲功夫再去管教孩子,这是一种极端自私的想法,自私地为自己而泣的同时,忽略了孩子的感觉。所以,单亲的家庭要更自立,更坚强,更多给予孩子爱,让孩子觉得自己并没有被父母抛弃,这样孩子的心灵才不会扭曲。孩子只有在“被爱”中成长才是最幸福的,才会更懂得珍惜幸福,才会更珍惜自己的父亲或母亲。

我的孩子不是很优秀,在生活学习中也存在了很多让我我头痛的问题,但我感到骄傲,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他的品德很好。他很善良,很亲和,很单纯,乐于助人,甚至他相信只要是跟他讲话的人一律都是好人。我想让他觉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很美很美的,不用厌恶地生活着,这样舒心地活着,才是我们给他的最好的享受。现在的孩子学习任务很重,许多家长会认为学习好就是完善的,我觉得这是个误区!我个人认为孩子的品德更重要,孩子是品德不是靠嘴巴出来的,而是在家长的行为引导下渐渐显露出来的。很多家长孩子:对待家人要和蔼可亲,这是理所当然的。可在孩子当中,不应该单单对家人,如果仅仅这样,无疑已经给孩子打上了“自私”的枷锁。我经常会带着孩子乘公交车,当看到年纪较大的老人上车,就让座,在那些个爷爷奶奶的道谢声中,再次表扬他“做得非常好”。从中让他感觉帮助别人是很快乐的事情。所以当孩子去帮助任何人的时候,我都会高兴地小小奖励一下。我认为学会感恩,要先从尊老爱幼的小事做起。作为家长,我们要赏识孩子的每一个优点,并且不断地鼓励他。看到孩子的缺点,我们不要在大庭广众下讲出来,回到家跟他沟通一下,权横下轻重。我想孩子们都会懂事地接受善意的意见或建议的。

我觉得让孩子增长见识是非常必要的。我几乎每个星期会带孩子出去走走,不是一定要走出无锡,到很远的地方才叫长见识。我是有意识的带上孩子出去观察一些事物。比如,春天的时候我们一起找春天,用美丽的词语描述春天,我们一起来抢答关于春天的词藻;夏天的时候我们一起游泳,一边游泳,一边回忆下英语单词;秋天时,我们一起会拿上扫帚,去小区广场把树叶扫干净;冬天也会一起堆雪人……门前一棵树就能让我跟孩子谈上一年,因为四季的树都是在变化着的。这就增强了孩子的学习兴致。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要让自己回到童年,跟他一起成长,想想我们自己在四年级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这时,我们会包容很多孩子的小错误,也变得不再斤斤计较。

其次让孩子爱上学习也是很必要的。我几乎是跟孩子一起成长的,孩子看的书,我大多都看,然后我们一起聊书中内容,有时还会争辩一番。这样不但能增进感情,主要是能培养起他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他就爱上学习了。但要让孩子保持这种学习兴趣可不简单,家长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面,让孩子对你有崇拜感,这也就相对地刺激了孩子的求知欲,他就会翻阅大量的书籍来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以前我的孩子不爱学习,学习态度不好,一直抱有上学就是为父母而学的心态。我就报名学英语,跟他一起进步,我们比赛,谁进步更快,刺激他的上进心。现在呢总算小有收获,作业也做得很快,做完功课还会自己记得弹钢琴,不用我再催促。我由衷地感到高兴。这当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这还得感谢班主任霍老师,我对孩子也有手足无措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打电话跟霍老师沟通,聆听她的心得,每个父母都有这种时候,霍老师让我要适时的调整心态,对待孩子既是朋友又是严师。有时这种分寸确实拿捏不准,所以有时会起到反效果。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有逆反心理了。老师让我看《弟子规》,我很用心地看,用心地记,真是深有感触的。我们做得确实不够,还有很多很需要学习。当我听到《弟子规》中“凡不言,信为先”,先问孩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然后再跟他沟通,说话是必需讲诚信的,做不到的事,可以不答应,但凡答应了,就得不折不扣地完成。我不知道孩子听进去多少,但孩子的表情我知道他知错了。然后我就引用“有则改,无则警”来鼓励他。我的孩子一直说自己有怯场的缺点,所以我会跟霍老师沟通,让孩子不时地在班上进行才艺表演,借此壮胆。所以在此我向霍老师多多学习的同时还要感谢老师对我们的。规中有很多我们用得到的东西,虽然我不能像孩子一样地流利地背诵出来,但大多的道理都跟孩子交流过了。现在的孩子在老师的下,理解能力甚是了得,每每读来,孩子们解释地都是头头是道。孩子在家中经常念念叨叨“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用人物,须明求;徜不问,即为偷”等等……我在一旁听着,也会跟着一起读。

是一门大学问,这个词眼很神圣,学校推崇古颂贤文是良举。《弟子规》在孩子们长大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智的人,有勇的人。孩子学到的同时,我们家长也在一起学习着......

读弟子规的心得6篇相关文章:

读教师法的心得体会6篇

读《学前》书的心得6篇

读优秀教师后心得体会模板6篇

读《细节决定成败》心得体会范文6篇

读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最新6篇

读班主任工作漫谈心得体会6篇

教师读爱的读书心得体会6篇

读《朝花夕拾》的心得体会参考6篇

读《朝花夕拾》的心得体会推荐6篇

读《终身成长》心得5篇

读弟子规的心得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3884